摘自:

  Survival: how to prevail in hostile environments

  by Xavier Maniguet, translated by Ivanka Roberts

  炎熱

  1。身體的耐熱訓練

  * 隨著溫度升高的漸進式訓練最好。比如在一天中隨溫度上升,訓練也越晚。

  * 桑拿

  2。求生策略

  * 衣物

  仿照當地人的衣著。溫度越高,衣著應越寬松。如果能避開蚊蟲和太陽,最好什麽也別穿。戴淺色遮陽帽。

  * 喝水

  經常喝大量的水十分必要。口渴是危險的信號,說明體內已出現失衡,應該在口渴之前喝水。

  * 調整體能消耗

  激烈活動新陳代謝會增加20%,在炎熱的環境中,比如沙漠,調節機能很快失靈。在沙漠中,如果飲水有限,但時間充裕,最好在晚上行動。

  * 鹽份的攝入

  腹壁和肢體肌肉出現痙攣是由於脫水和鹽份喪失。 適當補充鹽份但不要過量。鹽的攝入應伴隨大量的飲水。若沒有水就不要補充。

  口渴

  1. 問答

  -如果沒有水,但有很多食物,應不應該吃?

  不,消化食物需要水。

  --海水能喝嗎?

  能。(見下文)

  --應該一次喝個夠,還是少量,多次數?

  分多次好,那樣利用率高。

  --尿能喝嗎?

  能。

  2. 在求生的情況下,沒有喝的就什麽也不要吃!

  沒有水的情況下身體忍受極限

  --------------------------------------------

  32C 3天

  26C 4天

  21C 6天

  15C 17天

  可以看到,溫度低忍受時間長。所以,如果在沙漠中,就只在晚上行走;如果船只失事在炎熱地區,經常下海泡一泡。

  3。關於水

  --冰雪融化的水

  因為缺乏礦物鹽會引起痙攣和消化問題,應和食物或鹽一起飲用。

  冰或雪應在身體或手中融化後放在容器中, 而不是直接在口中融化, 這會引起腹瀉而脫水。

  --海水

  不到不得已不要喝。如果要喝:

  *每天飲用量分作10次,每次2-3口

  *連續飲用不超過5-7天,避免腎臟受損。如果從魚,海龜,藻,雨獲得淡水,可以再喝5-7天。

  --尿

  隨著飲水的減少,尿的濃度提高,顏色變深,滲透壓力(cosmotic pressure)加大,但還是比血液低。可以喝,但要註意:

  *不能經常喝

  *不能儲存,應馬上喝

  --水的衛生

  任何懷疑不衛生的水都應過濾,煮沸或加入次氯酸鹽消毒。

  --水的儲藏

  每天檢查水的顏色,即使是在密封罐中。若發現海藻或其他微生物,過濾後才能喝。

  4。延長忍受口渴的方法

  *出發前盡可能多喝。不要吃過量的東西,也不要吃油膩的東西。

  *感到口渴時避免進食,但富含水分的新鮮食物除外。

  *如果沒有水,就不要吃

  *減少水分散失,如出汗。

  *若淡水來源斷絕,合理分配絕對必要。比如飲用5-7天的海水後喝一點淡水。

  5.7 高山病與登山

  版權所有:博格達 原作 提交時間:00:12:29 10月15日

  俗話說久病成醫,高山肺水腫這種高山殺手把我搞怕了,每次登山我都非常忌諱這個病。得過高山肺水腫的人,在登山時只要達到發病的高度很容易復發。1997年我帶7名愛好者翻越天山,在翻過3900米的以肯起達阪到達3650米的博格達峰登山大本營後,當夜肺部出現水泡音,第二天早晨起來走路不穩,粉紅色的泡沫痰很多,當時肺水腫已很嚴重,也開始出現輕度的腦水腫,當時我還沒有意識到病情的嚴重,就回到帳篷裏睡了過去,下午太陽快落山隊友登山回來發現我已不省人事,幸好有兩個牧民在大本營采雪蓮,當即讓把我捆在馬上連夜送了下來,到達2500時我才醒了過來,當時心臟已嚴重衰竭,一步也不能走。到烏魯木齊後在周醫生的急救中心住了一周。兩個月後我又參加了一次登山,登上了4480米的一號冰川天格爾峰;1998年我又登上了博格達峰,當時身體適應性還好,在4700米和5080米往返了幾趟,直到登頂。1999年2月我在登博格達峰4號峰,在到達3800米時,當晚肺部出現水泡音,與第一次一樣,當時我馬上意識到病情的嚴重後果,當夜冒著風險下撤到大本營,在寒冷帳篷裏進行了自救,靜脈註射了速尿和甘露醇,穩住了病情,第三天又下降了500米,病情好轉。今年登慕士塔格峰,到達大本營後當夜舊病復發,第二天早晨咳出粉紅色的痰,當即周嵐醫生給我靜脈註射了兩只速尿和一瓶希普欣,穩住了病情,但在高海拔上病情不會好轉,反而會加重,第三天全身無力,心臟開始衰竭,在牧民的護送下下撤到蘇巴什,降了500米高度病情開始好轉,粉紅色的痰逐漸消失,兩天後我又返回大本營。從這幾次發病我得出一些經驗供大家討論:

  1、高山病對登山者來說是致命的,但最可怕的是你對這種病缺乏認識。

  2、有過這種病史的人,在上高海拔時,一定要有充分的適應過程,一旦適應了,超過你發病的高度很多也沒關系,照樣可以登上高峰,我在慕士塔格峰登山就是個例子。

  3、高山病與身體鍛煉似乎沒有直接關系,這次為了登慕士塔格峰我吃了不少苦,最後3個月每天跑10000米,一口氣負30公斤重上13樓10趟,即使這樣到一定的高度還是犯病。

  4、對高山病,在高海拔地區,任何藥物只能暫時緩解病情,只有下降高度才是唯一的辦法。有過高山病史的人在登山時千萬別忘記帶速尿針劑,只有它在關鍵的時候可以救你的命。

  5、引起高山病的原因很多,我覺得過渡疲勞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最後我要強調的是,得過高山病的人照樣可以登山,即使剛犯過。關鍵是正確的認識自己把握自己。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