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降指的是運用專業的裝備在懸崖處沿瀑布下降的運動。它是溯溪運動中發展出來的一項新一類戶外極限運動,相比其它戶外運動來說,溪降更加刺激精彩,對參加者的心理和技術要求更高,所以溪降比普通的巖壁下降更富變化,更有挑戰性。歐洲人與美國人給溪降的名稱不一樣,前者把它叫做"c a n y o n i n g",後者則叫它"c a n y o n e e r"。溪降比較適合在溫暖的南方玩,因為水比較大,而且氣溫較高。在國外、臺灣、香港等地溪降運動開展較早,參加的愛好者眾多,在裝備技術運用方面較為成熟和全面。臺灣是開展這一活動較早的地區之一,愛好者每周都組織進行溪降活動,並成立了不少推廣這一運動的探險運動俱樂部。

  [溪降的裝備]

  由於溪降潛在一定的危險性,必須配備一些專業的裝備和保護用品,盡量減少意外的傷害。原則上其裝備是登山裝備加上攀巖器材和水上設備,再予以防水處理

  溯溪鞋:為溯行者必要的裝備,不要使用磨損率大的草鞋和較無阻滑作用的運動鞋,要使用軟膠底潛水布質料防滑設計的溯溪鞋,既有阻滑效果又可保暖。另外防滑底運動涼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要以防被巖石擦傷腳趾。

  手套和護腿:為潛水布質料,除可防寒外,又可免於雜木石頭碰傷、割傷之慮,護腿分長統和短統兩種,長統除護小腿外並可護膝。千萬不要忽視它們的作用,特別是在瀑布溪降中,在被瀑布沖擊的巖壁上有時很難保持平衡,身體經常被瀑布沖擊撞向巖壁,沒有它們的保護,下來以後肯定遍體鱗傷。

  安全頭盔:可用輕便的攀巖頭盔,或國內的內懸式工程頭盔替代。頭盔對溪降滑落及落石襲擊,有保護頭部免受直接傷害的作用。

  著裝:溪降時切忌穿著牛仔褲和吸水性強不易幹的棉質衣物,而以具伸縮性大的運動褲或遊泳衣褲即可。

  專業溪降靜力繩:瀑布溪降應選擇50米~150米直徑9~12mm以內的溪降專業繩,專業繩由合成纖維製成,具有防水防凍功能。目前世界著名的專業登山繩品牌大都獲得多項國際認證(UIAA、USA、CE等),絕對可以放心把整個身體交付給它。國內使用較多是BEAL的Dry Topgun系列的登山繩,價格在1600元之間,由於登山繩主要依靠進口,價格昂貴,使用壽命有限,是開展此項探險活動中較大的投資。

  STOP 單繩下降器:適用於9-12mm單繩下降,裏面有2個小滑輪,繩子纏繞在滑輪之間,製動把手松開即停,方便使用者能騰出雙手應付緊急事件,多用於探洞、溪降等垂直下降及工業用途。

  座式安全帶和鐵鎖:可使用獲得國際質量認證的座式登山安全帶和鐵鎖

  另外,暴雨和水庫瀉洪所引發的"大炮水"相當可怕,應避免在暴雨天進行溯溪和溪降活動,以及汛期在修築攔水大壩的下遊溯溪。

  [世界溪降勝地]

  澳洲――澳大利亞藍山山脈(Blue Mountain)的眾多溪谷已經成為各地溪降者們追逐的新貴。 該山脈位於悉尼以西100公裏,屬新南威爾士州。之所以得名藍山,是因為當地的案樹所揮 發的一種氣體折射陽光成藍色所致。這裏溪谷幽深狹長,溪流經年累月地沖刷沙巖,形成了 一個個豎直的縫道。很多溪谷深達50米,但入口寬度卻不到1米,往往擡頭只見一線藍天,但下到深處卻會發現別有洞天。這些包裹在山腹中的溪谷裏藏有瀑布、深潭、巖洞、隧 道和各種珍奇漂亮的動植物,溪降者每次都會有新奇的發現。

  歐洲――阿爾卑斯山脈足最早也是最出名的溪降聖地。因為溪降運動發源於歐洲,酷愛這一運 動的人們首先看上了橫亙西班牙、法國、瑞士等國的阿爾卑斯山脈。其中位於法國的Verdon山谷和Calanques•溪谷是最出名的溪降地。經常有人在此舉行越野比賽,內容包括溪降、攀巖、獨木舟漂流、山地自行車、叢林越野等等,通常要求參賽隊員連續幾天在野外穿行以考驗意誌力和探險的能力。

  美洲――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無疑足最具吸引力的溪降地。這裏的溪谷與歐洲的有很大差 別,因為氣候幹燥和地層結構的原因,此地的溪谷呈不規則的階梯狀,堅硬的沙巖和石灰巖 形成壁立千仞的懸崖,而易被侵蝕的頁巖則在懸崖中風化成一個個長長的隧道。許多山谷鮮 有植被,形成了獨特的大漠風光。所以即便有的峽谷沒有水,溪降者們仍然玩得很盡興。 《諜中諜2》片頭湯姆•克魯斯攀巖的鏡頭即在此拍攝。

  [溪降名人殿堂]

  達夫•諾貝爾――澳大利亞人,可能是穿越過最多溪谷的人,總數超過300個。他在八十年代 念高中時就迷上了溪降運動。一本名叫《野外》的雜誌是他走上這條道路的開始。第一次溪降讓他覺得就像是一次叢林漫步。隨後他用一個夏天的時間走遍了藍山山脈所有著名的溪 谷,隨後開始尋找新的,從最狹窄的溪谷到聲勢浩大的瀑布,他發現了許多幾乎從沒有人去 過的溪谷。他喜歡這種感覺, "每找到一個新的溪谷,你就像發現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寶貝"。 約翰•威力;

  斯•鮑威爾 被認為是美國溪降運動的鼻祖,因為他發明了美式溪降運動這個詞-canyoneer。1869年,這位探險家首次穿越科羅拉多大峽谷中的科羅拉多河,那時他用 的是一條小艇。至今這種工具的變體--橡皮筏仍然時常出現在溪降者的工具袋中,因為當他們在溪降途中遇到大瀑布或者急流的時候就必須借助它來繼續自己的探險。

  斯•戴芬•霍夫曼 歐洲溪降運動協會的發起人之一,他寫的《溪降運動》(Canyoning)一書是業內的經典著作。他從事這一運動多年,並以此為終身職業。他在法國南部建立了一個溪降運動營地,專門訓練培養溪降運動人才。他還組織了一個專門的俱樂部--活力陣營,不斷挑戰新的溪谷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