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倫理與研習(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Studies)必須具備有: (1)能貫徹不留痕跡的戶外生活方式和行進的技巧(Leave No Trace living and travel skills)。並有足夠的知識來堆斷所面臨的新環境。 (2)能徹底理解、欣賞和尊敬大自然環境。並能了解該區域內的動植物生態。 (3)能自己主動學習關於大自然的相關知識。 在臺灣從事登山活動時,我們幾乎可以在所有的山莊內,找到前人所留下來的食物與燃料。這不僅帶來了垃圾的問題,也會使野生動物覓食習性的改變、危害登山客的安全。自從周休二日之後,走山的人口的確增加了。一些從事登山活動的營利社團和非營利社團,只要活動的安排是大眾化的、知名度高的路線,可說是是團團客滿。對熱愛戶外活動的我而言,很樂意見到有這麽多的人能與我一樣, 徜徉於大自然的懷抱、享受大自然的美與心靈的洗禮。但在這同時,我們是否也 做到了愛護大自然的基本倫理呢?課程的第一天,我們就面臨一個迫切的問題-如何上廁所不使用衛生紙。大多數的學員並沒有相關經驗。從如何選擇方便的地 方、處理排泄物及不使用衛生紙。---我們需從頭學起。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