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紀律

    繞遠路找樂趣
    有時候要有意識地去繞遠路,那樣你會發現別有一番樂趣的。如果對環境有起碼的了解而不至於迷路的話,不要走同樣一條路,不妨繞遠路、看看周圍環境,因為氣候、季節的不同,環境 會有不一樣的變化。那時你不妨停下腳步好好觀賞,說不定有新發現哦。長時間走路,最好以同樣速度前進。

    偶爾離開正道
    首先要對自己有信心,正所謂好的風景都藏在人少的地方。不妨離開正道,或某條溝谷或某段叢林或某座村子或某某小道去走走去看看,你感受到的也許會更多更豐富。路本來就是人走出來的嘛,當然要避免走過於危險路段,從而享受披荊斬棘開路的趣味。只要你離開得有技巧,進退有度,你就會越悠閑越有樂趣。

    適當進行休息
    沒有明文規定,走多少路,應休息多久,大概平地走50分鐘,休息10分鐘;山坡路走30分鐘,休息10分鐘。休息過長,身體剛剛活動的機能會變得遲鈍。體息時不必直接坐在地面上,可坐在高一些的石塊上,這樣血液不會完全降到臀部。休息時和出發前,做些輕微的屈伸運動,幫助身體活動。膝部屈伸運動,可消除疲勞。

    協調節奏速度
    長時間步行避免疲勞的要領是:把步幅放小,以同節奏速度來走路。容易疲勞的原因大多是在平地跨大步,加快速度來走路。這破壞了有規律的節奏性。如果是長時間走路,不要慌忙。眼睛看前方,不要看鞋子,手輕握,腳踏出後,膝部伸直。不要將手插在口袋裏,而另一只手拿著行李,如遇到意外時很容易跌倒受傷(如手冷可以帶手套)。

    保持良好心態
    我們走路的時候,不要在走路的過程中就想著如何去走,如何走好路。把走路當成目的和負擔。其實走路和呼吸一樣都是非常自由的事情,不要讓自己的大腦為了走路耗費太多的精力。認真去走。剛開始訓練走路,在平地上,最少要走15分鐘。練習快走時,我們呼吸會加快、出汗、小腿肚、腳底、腹側都會發痛。逐步練習你的感覺則會越來越好。走路的實質和賽跑一樣都是很需要技巧的。

    註意精力集中
    在行走時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即集中精力,不要邊走邊說笑和打鬧。在行走過程中應盡量少講話,更不宜大聲唱歌,這樣會消耗你的體力。


九項註意

    過獨木橋
    直接過去時人有點像雜技演員一樣,腳步跨開同肩寬,並以外八字走路,眼睛看前方一公尺處,一步步牢固貼在橋上,迅速走路。如果橋身不長,稍微快點會比慢走好得多,只要保持平衡就能很快的通過。如果隊員較多,可以先過去兩個人(帶上將繩子帶上)。在溪流兩岸拉上一根或兩根保護繩,繩子兩頭繃直並輇在兩岸邊的樹上,就可以大膽通過了。碰到女隊員心虛可以由一名男隊員在後協助,並幫她背包。

    過碎石地
    如果有其它可行的路線,應盡量避免在碎石地行走。在過碎石地時,先試探石塊是否穩固,要避免一下子用力踩在石塊上,這樣容易失去平衡而滑倒或受傷。

    過棧道
    這裏的棧道指的是一些峽谷邊的窄路,一面是峽壁,一面是河谷,只容一人通行。由於人都背著背包,如果突然轉身或下蹲,背包往往會碰到巖壁把自己抵出道路,造成危險。正確的方法是面向巖壁慢慢地側身移動。

12下一頁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