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鉤很不好綁,還需自己在家學習領悟,於短時間之內掌握製作工藝~~

  據說上面這種背對背的綁法要比下面的這種來的好,有需要的可以都試試看看。其實咱也沒有試過,今天在這裏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

學習製子母鉤(鴛鴦鉤)

  子母鉤,就是把一大一小兩把鉤拴在一條腦線上,小號鉤在下,大號鉤在上,底鉤掛上一顆花生仁、玉米粒或其他不易散化餌料,用海竿底釣。

  此垂釣方法在很多地方得到普遍推廣,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子母鉤的用法。

  一、子母鉤的拴鉤法:

  子母鉤適用於海竿垂釣。

  拴子母鉤的腦線用軟一點的為好,子母鉤釣上的一般多是大魚,故腦線要用3~4.5號線。

  長度一般在15厘米以上,釣位雜物多的地方,腦線還要適當延長至20厘米以上,這樣可以減少因腦線短,釣餌易被掛在雜物上的現象。

  在淤泥深或水急的釣位,腦線還需更長一些,這樣釣餌就不會被墜子拉到泥裏;長腦線在流水中因水的流動而擺動也會吸引魚兒前來覓食。

  魚鉤最好是用伊勢尼,下鉤用5~7號,上鉤用8~11號,兩鉤的距離以下鉤的鉤柄距上鉤的鉤底5~10毫米最佳,距離近了容易跑魚,距離遠了鉤不易進入魚嘴。

  二、釣餌、釣法:

  子母鉤在釣友中也有稱為花生鉤,釣餌以花生仁為主,亦可用嫩玉米粒、田螺、蟑螂、蚯蚓、不易散化的硬餌等。

  裝花生仁的方法是:用下鉤從花生的發芽處順著往下鉤,盡量把鉤柄貼緊花生仁,上鉤為空鉤(小掛餌)。

  用花生仁一般上魚為鯉魚、青魚等。

  選好釣位後打窩,打窩最好在垂釣前三天連續用花生仁和玉米釀酒後的酒糟或嫩玉米粒。

  窩子打在水深3~10米為宜。

  垂釣前需調松海竿繞線輪的曳力器旋鈕,松緊程度視魚大小而定。

  插竿時角度不能太低,太低易把竿拉入水中;亦不能太高,太高易折斷魚竿,以40~60度角為佳,竿架要插穩,因吃花生仁的魚一般都是大魚。

  垂釣時以兩竿為一組,分組垂釣,亦可排成一片,如無魚訊應及時補窩。

  另一種釣法是:在掛子母鉤的連接器上另掛上一套炸彈鉤,但炸彈鉤的餌要和得黏一點,盡量延長霧化時間,以起到誘魚作用。

  垂釣中如出現魚訊,不能急於提竿,因子母鉤下鉤是餌,上鉤足空鉤,竿尖點頭時空鉤尚未吸到魚嘴裏,此時提竿必無所獲,須等到海竿彎成弓形,此時提竿十拿幾穩。

  此法省力(下竿後不用過多去動竿)、省料(掛一顆花生仁即口,不用多次換料),不易跑魚,因為魚兒吸食花生仁時把空鉤吸到嘴裏,正好鉤著魚唇,只要鉤不斷線不斷,無論多大的魚都是囊巾之物。

  這種子母鉤和前一段時間央視播放的釣魚神鉤原理是一樣的,背對背的綁法,魚吃餌後吐鉤更容易掛住口腔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