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人都離不開釣鉤,很多人選擇釣鉤都有自己的方法,以前我自己也覺得寧折不彎的鉤才是好鉤,其實不然,今天與一老手交流,他對選購魚鉤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很獨特:

釣魚人如何走出選魚鉤的誤區

  1.平時,我們測試魚鉤的鋒利度,總是覺得要掛指甲,看看是否能掛的住。掛住就認為鉤子好,掛不住就覺得不好。其實,這方法不一定對。能掛的住指甲,只能說鉤子的鋒利度比較好。評判鉤子的好壞,還有很多其他因素。

  2.用0.1新關東與2號袖掛指甲,可能0.1新關東更容易掛上。但這並不能說明2號袖鉤就不好。實際上,就刺魚來說,越細的鉤子,鋒利度越高。掛指甲和實際釣魚是不一樣的。越細,越容易刺。因為指甲蓋畢竟要硬。就和現實中一樣,去刺一塊木頭,一根針刺不進去,但粗一點的帶尖的鋼絲就能刺進去。

  3.很多人選鉤子,還有一個經常誤區。就是認為鉤子只要斷了才是好鉤子。這其實是不對的。一枚好的鉤子,不僅僅需要剛性,更需要韌性。判斷鉤的軟硬,常用的辦法是將鉤尖向外掰,當掰得快要直了再掰得恢復過來,在恢復到原位置之前就斷,或恢復後再向外掰,在向外掰的過程中斷,說明軟硬度正好合適。如果在第一次向外掰直的過程中就斷了,說明鉤子太硬。能耐受住反復幾次掰開、回復,則說明鉤條太軟。那些說魚鉤會斷才是好魚鉤的只是斷章取義。魚鉤生產最關鍵的淬火步驟,只需要在這一步滲入足夠多的碳,那麽魚鉤想怎麽斷就怎麽斷。鋼性只是指用的材料是多硬的鋼。碳鋼 還是越高越好的,都必須是100C的。材料都是一樣的,但是碳粉不能加多。加太多了容易斷。那韌性是怎麽來的?是鋼自帶的,就和一些不銹鋼一樣也是鋼做的。但是它想怎麽彎就怎麽彎。這鋼材本身的韌性。也就是說,加碳粉需要有一個合適的度。太少剛性不夠,太多容易斷。如果碳粉加多了,太脆的話,一碰大魚就斷的。鉤子如果有韌性的話,就算是小鉤子,也能釣大魚的,這也是為什麽有很多人反映用很小的袖鉤釣了大魚的原因。

釣魚人如何走出選魚鉤的誤區

  古代的魚鉤

  綜上所說完美的魚鉤應當具備堅、利、韌、輕四個特點:

  堅:

  所謂堅、是指魚鉤抗拉強度大不易被拉直,又指鉤柄具有綁紮後不易脫落的優點。

  利:

  所謂利,是指鉤尖鋒利,穿刺性好。

  韌:

  所謂韌,是指魚鉤具有一定的柔韌度,這對魚鉤用鋼材的含碳量有一個要求。含碳量過高魚鉤性脆,稍遇扭曲力即會折斷;反之含碳量過低,魚鉤抗拉強度降低,容易被拉直。所以、魚鉤、要求經過嚴格的韌度測試。固定鉤柄,旋轉鉤尖,在90—135度角左右折斷的鉤,其韌性是最適宜的。

  輕:

  所謂輕,是指魚鉤的重量輕。淡水魚攝食多為吸入,魚鉤重量越輕,它的被吸入性能越好,中魚率越高,這就要求使用細徑、輕質的魚鉤。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