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甘露青魚的銷售旺季,但一些市民發現,同樣分量的一盒禮品裝“甘露青魚”價格竟能相差幾十元。鵝湖水產協會負責人昨天向本報證實,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外地來的“洗澡魚”,冒充甘露青魚低價拋售。
“老無錫”鄒先生告訴記者,他是甘露青魚的老吃客,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大快朵頤,蒸的、煮的、腌的……百吃不厭。“女兒知道我愛吃青魚,前天路過菜場門口看到有人在賣活魚,看著還挺新鮮的,只要10元一斤,就買了一條回來。我一吃就覺得不對勁,甘露青魚肉質緊實有嚼勁,吃起來粘嘴。”可他女兒買回來的魚肉質松軟,沒有嚼勁,以他多年的吃魚經驗判斷這不是正宗的甘露青魚。記者在多個農貿市場走訪時也發現,有不少攤位都在販賣“甘露青魚”,10斤以上的價格為每斤10-14元不等。而在網上,出售“甘露青魚”的淘寶店價格更是混亂,以8斤“凈包裝”的真空禮盒裝(已經殺好、取出內臟、放鹽並進行了真空包裝)為例,有的145元就能包郵送貨到家,有的165元還不肯包郵。“十多斤的魚殺好洗凈後才剩8斤,按照一斤13元,一條魚至少要130元,加上加工費、包裝費、物流費,沒有160元是不可能的。”一位當地養殖戶對記者說,去年養殖成本本來就高,加上人工費、物流費的上漲,按理說今年應該要漲一點價的,但大家心裏都沒底,只能按前年的售價賣。10斤以上的每斤低於13元基本上賺不到錢。可以肯定10元一斤的基本上是外地運來的。
鵝湖鎮水產協會會長顧海濤表示,近幾年,隨著甘露青魚的名氣越來越大,一些人用外地青魚冒充甘露青魚,其中以浙江出產的青魚居多。“山寨產品”有逐年增多的趨勢。“有人直接拉到市場上以‘甘露青魚’名義出賣,還有極個別的養殖戶甚至等到快起捕時,將外地運來的青魚放入塘內,‘洗個澡’ 後再賣給客人。這些做法,嚴重損毀了甘露青魚的品牌。”他表示,“洗澡魚”從小到大吃的是魚飼料,品質自然無法和吃螺絲等生態食料長大的甘露青魚媲美。甘露青魚體型狹長、肉質緊實。而吃飼料的青魚往往是朝橫裏長,體型偏胖,特別是靠近魚頭的一塊肉會有所“突起”。
早在2009年,為維護當地漁民利益,保護甘露青魚的市場信譽,鵝湖鎮就對300多養殖戶上市的青魚實施統一包裝,張貼原產地保護標識,並由鎮農業服務中心、水產協會和甘露水產合作社3家單位負責統一經銷。印有原產地保護標識的包裝盒只有登記在冊的會員才能領取。不過最近兩年發現,有少數養殖戶私下將包裝盒轉手他人,擾亂了市場。今年起,他們將對1000盒高品質甘露青魚配上“溯源認證”的包裝,如果試行下來效果不錯,計劃明年會在鵝湖全面推廣二維碼認證的包裝盒。
據悉,今日起,無錫家樂福的8個門店將統一開售甘露青魚(活魚)。江南晚報為回饋讀者,近日也將推出甘露青魚團購活動,方便讀者買到由鵝湖水產協會直供且性價比較高的正宗甘露青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