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夏,市環保局在墨水河執法時發現的汙水直排口 ,汙濁的臟水臭氣熏天。
青島一共有多少條河?想必沒幾個市民能說得清楚。22日,根據規劃,青島市河流一共分為大沽河、北膠萊河、沿海諸河三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224條,均為季風區雨源型。根據河流流域面積、水體功能等因素,確定其中30條主要河流每年進行例行監測評價。近幾年的監測結果顯示,全市主要河流水質呈逐步改善趨勢,功能區水質達標率保持在70%以上,而不達標的河流,主要是集中在流經城區的“過城河”。
據悉,2009年以來,市政府把汙染較重的22條過城河流作為整治重點,目前,全市建成城鎮汙水處理廠21座,汙水管網總長度達到4820公裏,汙水處理總能力152萬噸/日,汙水集中處理率89.4% ,海泊河、李村河中上遊等汙染較重的河流通過整治已有較大改觀。
但是,224條河流並非每一條都“健康”,部分流域區域環境基礎設施歷史欠賬較多、管網不完善、汙水處理能力不足、汙水直排現象仍然比較突出,同時,大多數過城河流缺少自然徑流,生態功能缺失,加之河道管理體製機製不完善,汙水亂排,垃圾亂倒,造成部分河流汙染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規劃明確指出,“汙水直排”是影響城市水環境的直接原因,而據初步調查,全市城區仍存在汙水直排口158處,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膠州灣沿岸及海泊河、李村河、墨水河等重點流域。
今年計劃
今年剿滅158處汙水直排口
規劃明確規定,未來3年的“治河”工程,重點就是解決汙水直排。按照規劃,2014年年底前,現有的158處汙水直排口將全部消除,其中,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完成62處,需市區兩級財力安排投資2000萬元,主要用於排汙口及周邊環境綜合整治。
158處直排口怎麼治?規劃也給出了詳細方案。首先整治雨汙混流排放口68處,實施雨汙分流、點源改造、嚴查違法私排亂倒,近期無法完成雨汙分流改造的,建設封閉型臨時截汙設施,將混排汙水全部收集並接入市政排汙管道。
其次是整治工業企業廢水排放口41處,廢水排放量小、不能保證穩定達標的工業企業排放口,封堵排水口;廢水排放量較大,廢水處理設施完善的工業企業,通過提升改造確保排放口所排廢水穩定達到半島流域一級加嚴標準,有條件的實現企業內部循環利用;對已列入搬遷計劃的工業企業,加快搬遷進度,確保按時實現停產搬遷。
與此同時,還將整治市政汙水排放口16處,逐步取消楊家群河等17處河道明渠攔河壩式臨時截汙設施,整治完善李村河等16處河岸臨時截汙設施。
排汙設施
3年建設各類排水管網485公裏
未來3年,青島市將逐步實現汙水全收集目標。從2014年起,對城區雨汙分流排水系統進行改造完善,對城中村、城鄉接合部、老工業區、沿河沿海等管網欠缺的重點區域,優先安排排水管網建設項目;新區建設配套完善排水管網,確保到2016年基本實現城區汙水全收集。3年內規劃建設各類排水管網485公裏,其中,2014年建設273公裏,2015~2016年建設212公裏。
治汙的同時,還將增加汙水集中處理能力。記者從規劃中看到,未來3年,規劃建設汙水集中處理設施新改擴建工程18項,新增汙水處理能力37.1萬噸/日;建設中水處理設施及回用管網工程15項;建設汙泥處置工程3項,增加處理能力850噸/日。其中,2014年內就要新建、改建城鎮汙水處理廠6座,消除建成區汙水直排現象;2015~2016年,新建、改建城鎮汙水處理廠12座。
規劃還要求建設汙水處理廠汙泥無害化處置項目,確保處置能力符合實際需求,完善處置運行保障機製,確保汙泥全部得到無害化處置,消除汙泥二次汙染隱患。規劃中提出建設汙泥無害化處置項目3個。
親,2016年,一
島城發布河流汙染綜合治理規劃,2016年底
消滅158處汙水直排口;新建擴建18個汙水處理廠;再建485公裏排水管網;到2016年膠州灣汙染隱患基本消除;城區河道“有水有魚”……1月22日,市政府通過青島政務網發布《青島市河流汙染綜合治理規劃(2014~2016年)》,不僅列出了未來3年浩大的“治河”工程細節,還勾勒出了3年以後的“城市水生態景觀”。記者從規劃中獲知,未來3年青島的“治河”重點就是截汙治汙、河流生態建設,2014年將先消除所有汙水直排,全面整治環膠州灣的汙染河流,到2016年底,全市範圍主要河流內魚類可穩定生長,廢水排放重點企業達標排放,並實現100%遠程監控,膠州灣汙染隱患基本消除。
生態恢復
2016年底城區河道將“有水有魚”
治汙之後,規劃強調了河道清淤整治和生態修復。在解決汙水直排問題的基礎上,不斷深化河道綜合整治及生態修復工作,實施河道清淤,建設完善河道攔蓄水設施、中水回用設施,提升工業汙染防治水平,強化河流水環境及重點汙染源在線監控,促進河道水質不斷改善。到2016年底,所有城區河道實現“有水有魚”的水質目標,工業汙染隱患基本消除,打造城市水生態景觀。
按照規劃,3年將綜合整治10個流域40條河道,實現中水回補河道。2016年底前,將日廢水排放量300噸以上或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在 30公斤以上,以及重金屬汙染物排放企業、廢水直接排入海洋、河流的企業和環評審批有明確要求的企業,作為安裝在線監測設備實施自動監控的重點企業,增加監控企業100家。在大沽河流域和其他重點流域建設9座水質自動監測站,其中在大沽河流域主要閘壩位置建設水質自動監測站7座,在墨水河和白沙河入海口各建設水質自動監測站1座。
資金保障
治理資金列入年度財政預算
在任何一個朝代,治河都是一項“利在千秋”的工程,也是一項消耗資金的工程。青島市未來3年的治河資金將從何而來呢?規劃指出,今後,市 、區(市)、鎮(街道)政府要將水汙染綜合治理基礎設施建設作為2014~2016年地方財力投資的重點工程,列入年度財政預算,根據水汙染治理工程實際需要,優先保障資金足額撥付到位。
其中,主城區(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範圍內汙水直排口整治及配套管網工程建設資金,將由市、區兩級財力按照5∶5的比例分擔。其他區域的汙水直排口整治及配套管網工程建設資金由轄區政府各自承擔。此外,將采取市場化手段,引導市場主體參與汙水處理廠建設運營,轄區政府承擔土地、拆遷、管網建設等工作,並負責監督。完善市場化投融資機製,推動建立地方、企業和社會的多渠道投入機製,拓寬汙染治理資金投入渠道。
規劃要求,要加強部門配合與區域聯動。進一步理順水汙染防治的體製機製,統籌上下遊、左右岸、跨區域水汙染治理工作,強化政府部門在點源整治、排水口治理、排汙管網建設與截汙、河道治理等方面的配合與分工協作,不留盲點。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分工,製定促進水汙染防治的政策措施,落實部門治汙責任,積極支持指導並監督區市開展好水汙染防治工作。流域上下遊、左右岸不同區域要統籌治汙行動,加強跨界治汙合作,形成治汙合力,保障治汙效果。要加強監督檢查與考核。加強對水汙染綜合治理工作的督查,定期通報水汙染治理進展情況,對治理工作進展緩慢的責任單位和區、市,采取約談負責人等措施加以督促;對未按期完成治理任務、影響全市治汙目標的,進行倒查追責,從嚴控製或暫停相關流域新增水汙染物排放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將水汙染防治工作納入全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以河流水環境質量改善情況、重點治汙工程完成情況、管理製度的建立與落實情況為考核重點,嚴格組織進行考核獎懲 。
未出現“氣荒”現象
霧霾天氣頻頻出現的“耗能大省”河北,2013年以來大力削減煤炭消費量,淘汰大批燃煤鍋爐,實施煤改氣工程,但得益於天然氣資源供應增加、冬季氣溫較高天然氣需求量減少等因素,目前民生用氣和冬季采暖需求得到保障,入冬前部分公眾擔心的“氣荒”現象並未出現。
國家下達給河北省到2017年在2012年基礎上凈削減煤炭消費4000萬噸的硬任務。為此,河北大力壓減耗煤大戶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過剩產能,關停淘汰了一批小火電機組、城區燃煤小鍋爐,並實施了一批燃煤鍋爐的煤改氣能源置換。
張少華表示,2013年冬季采暖期,河北天然氣實際供應量比去年同期有明顯增長,2013年11月、12月實際供應量比上年同期增長約10%。從供應來源看,中石油供應51.6億立方米,占總量98.7%。未來三個月,隨著中石化資源的增加、冬季氣溫較高天然氣需求量較少等因素,預計資源緊張局面將相對緩解,可確保冬春民生領域用氣需求。據新華社
“核霧染”沒有科學依據
多國專家粉碎謠言
霧霾的出現讓中國人關註,一條聲稱含鈾煤礦燃燒後的放射性粉塵導致霧霾的“核霧染”謠言最近被拋了出來,蒙蔽了一些人。記者就此采訪了多國專家,他們從不同角度進行的評析表明,所謂“核霧染”沒有科學依據。
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研究員安妮·布瓦納爾和同行這個月剛在學術刊物《地球物理通訊》上發表一篇論文,通過分析衛星觀測數據指出,中國華北的大氣汙染物主要成分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氣和硫酸銨氣溶膠等,根本沒有提到有放射性物質。這個研究結果直接反駁了“核霧染”謠言。
佛蒙特法學院中美環境法合作項目副主任林燕梅說,火力發電廠與霧霾的關系主要是,其釋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固體顆粒物等可能導致霧霾,采煤、洗煤和運煤過程中產生的汙染物也可能對霧霾有貢獻。但是,“我們很少聽到有關煤炭燃燒釋放放射性元素對霧霾產生的作用,沒有看到相關研究”。
美國地質勘探局曾發布一份名為《煤和粉煤灰中的放射性元素》的報告指出,一般而言燃煤產生的輻射劑量“相當少”,對於常用作建築材料的粉煤灰,其放射性與傳統建築材料如花崗巖或紅磚“並無顯著不同”。
根據中國環境環保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研究員陳曉秋披露的數據,“全國煤礦放射性核素含量數據庫”的統計結果表明,全國煤礦煤樣的鈾238放射性活度的平均值是每千克79.5貝克勒爾,中國的煤炭完全可以安全利用。據新華社
治塵
揚塵汙染治理得咋樣?島城開查
近期,市政府連續三次召開以治理城市揚塵汙染為重點的大氣汙染防治專題會議。1月22日上午,有關職能部門組成的聯合檢查組,對部分相關點位進行了一次不打招呼的檢查。
在山東路一處大型建築工地,檢查組要求施工方繼續提高工地精細化管理水平,確保進出工地運輸車輛不產生揚塵汙染。香港中路某地鐵工程施工工地占路面積較大,馬路南側僅留有一條車道,車輛通行緩慢。進入現場時,發現多處地面沒有采取硬化措施。檢查組要求地鐵施工負責人調整地鐵施工圍擋占用道路面積,減少主幹道交通壓力,提高工地圍擋兩側道路車輛通行速度。同時,對施工圍擋區域內裸露地塊馬上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揚塵對周邊居民影響。
近期,青島市政務熱線多次接到群眾舉報,在枯桃社區的花卉養殖大棚內,不少養殖戶燃用散煤,煙塵無組織排放現象比較嚴重。檢查組進入路邊一戶養殖大棚,雖然爐竈沒有點燃,但是成堆的散煤在爐子旁邊十分明顯。檢查組要求嶗山區政府組織各養殖戶集中學習法律法規,在搞好經營的同時,盡量使用清潔能源,避免汙染空氣。
檢查結束前,檢查組要求各區政府對揚塵汙染治理工作要實施精細化管理,落實屬地責任,建立長效機製,打響城市揚塵治理的首場攻堅戰。各相關職能部門要立即行動起來,對建築揚塵、道路揚塵、運輸渣土撒漏、裸土揚塵等問題全面加大治理力度,對易產生揚塵的工地加強督查考核,確保全市揚塵汙染治理工作盡快取得實效。
本市首個地方大氣汙染預案出臺
22日,記者從青島市環保局獲悉,日前即墨市政府辦公室製定出臺了《即墨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一旦該市有重汙染大氣產生,將依據預案發布三級(重度汙染)預警、二級(嚴重汙染)預警、一級(極重汙染)預警,並啟動響應預案。據了解,除了青島市政府出臺的《青島市大氣重汙染應急預案》外,《即墨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是島城首個區市地方級的大氣汙染應急預案。
22日,記者從即墨市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了解到,該市成立了重汙染天氣應急指揮部,按照《即墨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一旦有重汙染大氣產生,指揮部第一時間指揮和協調全市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工作。
記者了解到,現行的《青島市大氣重汙染應急預案》規定的是2個等級,而即墨市的3個等級在執行操作時,會不會發生沖突呢?“青島市的預案製定得較早,是兩級預警。後來山東省出臺的省級預案是三級,即墨市的預案是按照省裏規定製定的,所以跟市級預案不同。”青島市環境監察支隊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市級預案也將向省級靠攏。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