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中午,一只外表看起來十分兇猛的龜類動物在沿江中路河段被人打撈起來後,以1200元的價格被打撈者現場叫賣,吸引不少路人討價還價。仔細一看,這只10多斤重的龜類有著鱷魚鱗狀的背甲,尖尖的獠牙,長長的尾巴,還有與鱷魚一模一樣的皮膚,很快,就有人認出它是外來物種鱷魚龜。
小鱷魚龜為何出現在珠江河?有人推測這只鱷魚龜的來源有兩種可能,或許是被人放生的,或許是被人棄養的。近年來,熱衷到珠江放生的人越來越多,由此產生了沿河岸搜索的捕撈者,以捕撈被放生落入珠江的水生動物為生。放眼望去,珠江兩岸起碼有10多位拿著大魚網的打撈者,正沿岸尋找水裏的魚、龜等生物。
昨天,廣州動物園動物管理部動物研究專家劉小青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鱷魚龜和巴西龜一樣同屬於外來物種,來自北美洲,極具攻擊性。他呼籲市民不要將這類帶攻擊性的龜類放生,以免破壞珠江水域的生態平衡。
記者發現,這只鱷魚龜見到有人伸出穿著運動鞋的腳來挑逗,原本縮著的頭部突然快速伸出來,並用尖尖的牙齒狠狠咬住運動鞋鞋頭不放。
劉小青說,鱷魚龜不是保護動物,但由於其繁殖速度極快加上味道鮮美,近年被一些養殖專業戶引進用作食品養殖。據介紹,鱷魚龜經常會出其不意咬傷捕撈者的手指,其在水底沒有天敵。
盡管一直以來廣州並未對在珠江放生的水生動物作出具體限製,但從保護動物和生態環境角度而言,並不鼓勵市民在珠江對動物放生。從保護動物角度看,珠江水域寬廣,未必是所放生動物最理想的生態環境。一些危及周圍生態的動物一旦被投放珠江並得到繁殖,還可能會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危害。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