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岱山漁民老顧告訴記者一件奇事:拖蝦船節後第一趟出門,大量捕到一種以往少見的野生經濟蝦類——白蝦,為近十年來所未見。
昨天,舟山水產城專營蝦類的收購商安定也向記者證實了此事:自元宵過後,白蝦大量上市,他所在門市部近20天來的收購量達到150-200噸,最多一天收購了20噸白蝦,水產城內收購白蝦的不僅安定這裏,因此白蝦實際投售數量更高。
白蝦,漁民俗稱為“白嗆蝦”(音),也有人稱為“白水蝦”,野生蝦多捕自每年11月至次年清明前。安定告訴記者,白蝦與餐桌上常見的“水白蝦”師出同門,區別在前者為野生蝦,後者多為對蝦養殖塘內的副產品。但即使是養殖白蝦,也是價格不菲。目前,白蝦在海上的直接收購統價約為6元每斤,碼頭收購價在10.5元每斤,比活皮蝦來得高。
老顧說,他所在漁船節後只出門一趟,實際作業時間不過10天,產值4.5萬元,大部分為白蝦貢獻。和一些高產漁船相比,他們收入較低是因為第一水出門時,先到了長江口漁場的163海區試捕望潮,但收獲並不理想,好在舟山漁場180海區傳來白蝦出現的風聲,趕上末班船總算撈回一筆。
春汛開捕網獲大量白蝦,對面臨捕撈資源不足、成本高企的漁民來說可算一筆小補,對水產經銷商而言同樣是喜訊。安定說,他從事海蝦收購已十多年。一些特定品種的海蝦上碼頭後,將立即由剝蝦工人去頭去尾去殼,製成蝦仁主要出口韓國。但能作為蝦仁出口的品種屈指可數,白蝦過去也是重要出口品種之一。但近十年來,安定能從漁船收購到的白蝦已經不多。“往年此時,一般只能收到七八萬斤白蝦,而今年同比增幅約五倍。”
不過,漁民所言和水產城迎來的這波白蝦投售潮,是否代表拖蝦春汛旺發則言之尚早。老顧說,近段時間海上頻繁有風,不少拖蝦漁船回港避風。由於白蝦這個品種雖然集群出現,但是轉移速度很快,下一趟出海能夠順利捕獲還是個問題。
記者今天上午從漁業部門拿到的2014年1-2月份全市國內海洋捕撈生產簡況顯示,由於春節出海單位大為減少,1-2月份拖蝦船總產量18813噸、單位產量21.5噸,同比分別減少10.7%和增加9.3%;1-2月份總產值15288萬元、單位產值17.5萬元,同比分別減少4.2%和增加17.2%。漁獲物仍以活皮蝦、沙蝦、梭子蟹為主,白蝦帶來的貢獻尚未明顯體現在數據當中。
舟山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統計的張勇進告訴記者,這可能是因為這次白蝦多發始於二月份後期,對捕撈總量影響較小;鄉鎮基層的統計數據一般從當月25日左右做起,會有一個滯後。而且,目前的海產品當中,白蝦只是一個小品種,最怕是其來也速,其去也疾。如果能夠持續,則三月份的春汛拖蝦捕撈數據也許將迎來開門紅。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