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人只要站起身來,拿竹篙向船舷一抹,幾只鸕鶿就撲著翅膀撲通撲通鉆進水裏去,一眨眼功夫,就嘴裏叼著魚兒跳到船上來……大家可還記得小學課本裏《鸕鶿》一文中的美麗意境?今(8)天上午,2014世外田源.成都市郫縣三道堰水鄉踏青會在該鎮青杠樹村熱鬧開幕,一場精彩而罕見的鸕鶿捕魚表演在三道堰水鄉香草湖面上演,令現場遊客無不叫絕,流連忘返。
上午11時,鸕鶿捕魚表演在三道堰水鄉香草湖準時開始:只見一位中年漁人身披蓑衣,頭戴鬥笠,輕盈揮動著一支長約兩丈的竹篙,駕馭一葉輕舟在湖面蕩漾,木舟上一頭站著7只黑褐色的鸕鶿,中間則放著一個用來裝魚的竹簍。“快下水!”漁人揮動竹篙向船舷一掃,7只鸕鶿便齊刷刷鉆進水裏捕魚去了。僅僅三四分鐘時間,它們都不約而同有了捕獲,這時漁人用竹篙在其身邊一挑,鸕鶿就穩穩站在竹篙跳到了船上,漁人捏住其喉嚨一擠,四五條鯽魚便從鸕鶿喉嚨處吐將出來,魚兒紛紛落到竹簍裏……
“快來看,這家夥好厲害,叼到了一條大魚!”順著湖邊遊客的一聲尖叫,記者看見湖面中央的一只鸕鶿剛從水底鉆上來,嘴裏叼著一條半斤多重的鯉魚,魚兒正在垂死掙紮,而這只鸕鶿在主人的幫助下輕松跳上船來,對於這次的滿載而歸,這家夥還驕傲地撲打著雙翅,主人賞給了它一條小魚吃下肚,又鉆進水下開始下一輪“捕捉戰鬥”了,岸邊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和叫好聲。
據表演漁人陳建波介紹,自己就住在郫縣三道堰,祖輩都是以捕魚為生,這門鸕鶿捕魚手藝是祖傳絕技,他已經從事整整30年了,自己養了10只鸕鶿,每天平均可以捕到三四十斤魚,有一次兩只鸕鶿合力在河裏捕到一條重約16斤的大魚,創下了他捕魚生涯中的記錄。“鸕鶿捕魚在成都地區甚至四川境內都瀕臨失傳了,很少能看到鸕鶿捕魚的鮮活場面了!”
“這種鸕鶿捕魚的場景我之前只在小學課本讀過,或在電視上看過,今天有幸能親眼目睹這一場面,真是大開眼界!”來自都江堰的遊客鐘先生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一邊可在田園之間踏青賞花,一邊可在河畔觀看鸕鶿捕魚的精彩表演,全家來這裏春遊度周末真是愜意!
據郫縣三道堰鎮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整個踏青會期間,除了鸕鶿捕魚表演外,主辦方還將舉行風箏表演、環湖自行車賽、田園尋寶、野炊體驗、蔬菜認養、手機攝影大賽等系列活動,相信這裏將成為成都市民踏青春遊的一個絕好去處。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