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環海的大連本該擁有豐富的釣魚場,但對於很多釣魚愛好者來說,現實卻是:海邊岸釣場所寥寥,且經常釣不著魚。無奈眾多釣友只能到大海深處垂釣,於是租用各類船舶從事海釣現象比較普遍。殊不知,上述行為大多並不合法。記者調查發現,在有關部門加大漁業生產船只監管力度,且市內有資質的釣魚船僅有1艘的情況下,不僅數萬海釣愛好者無魚可釣,數億元的釣魚產業鏈也面臨沖擊。

  出海釣魚需“兩證”

  “生在大連,長在大連,我打小就迷戀大連這片海。記得小時候是用樹枝和小竹竿釣魚,工具簡陋也沒有多少收獲,但卻樂在其中。如今,釣具已全面更新換代了,碳素竿、大力馬線,各類漁輪乃至電動漁輪司空見慣,海釣也從岸邊、近海,走向遠海。釣魚,已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這是一位釣友在釣魚論壇裏的留言。

  近年來,隨著釣魚運動的興起和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且樂此不疲。15年前,老崔迷上了釣魚。用他的話說,是被朋友“忽悠”上了漁船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十幾年來,無論工作多麼忙,老崔每年都要定期出海垂釣,而他們出海都是租用漁民的船。

  前不久,老崔跟朋友相約出海釣魚。於是給相熟的一個船家打電話,希望能租他的船用一下。船主表示,有關部門下了通知,稱任何從事生產的漁船不得搭乘沒有“兩證”的人員,否則就會受到處罰。由於老崔等人沒有“兩證”,他擔心被查到後會受處罰。老崔隨後又給其他幾個船家打電話,結果都差不多。老崔玩海釣已經十幾年了,從沒有聽過出海釣魚還需要證件。

  “兩證”指的是什麼?

  據了解,船主所說的證件指的是“出海漁民證”和“漁業船舶普通船員專業基礎訓練合格證”,這兩個證件分別由邊防和海洋漁業部門辦理。這兩個證件是在漁船上作業人員必不可少的,跟海釣愛好者們沒什麼關系。

  租漁船出海存隱患

  記者走訪發現,目前我市沿海地區,釣魚愛好者租用各類船舶從事海釣的現象比較普遍,根據距離遠近每人價格也從200元-500元不等。“租船出海釣魚,絕大多數都是不合法的行為。 ”大連市釣魚協會秘書長劉笑軍介紹,目前海釣者在濱城玩海釣,沒有相關法律法規的保護。比如說,海釣船是遊船還是漁船?按目前的相關規定,是遊船就不能捕魚,因為沒有捕魚許可證;是漁船就不能載客,而釣友不是漁民。

  同時從事生產的漁船條件相對簡陋,安全系數較低,在海上容易遇到突發狀況,沒有相應求生技能的人員在船上,遇到類似事故時缺乏自救技能,很不安全。過去的幾年,我市每年都有海釣者在海上遇險的情況發生。

  案例? 漁網纏繞發動機3人遇險

  去年8月21日上午,龍王塘一漁船在鮑魚肚外四海裏區域釣魚時因發動機出現故障失去動力,三人遇險。據了解,當天淩晨,船長王某帶著兩人出海釣魚。由於發動機因與廢棄的漁網發生纏繞突然失去動力,隨著風浪往遠海漂去。接到報警後,轄區邊防派出所經過1個多小時的全力營救,成功將遇險漁船拖回港口,3名群眾安全上岸。

  案例? 釣魚船側翻沈沒4人失蹤

  去年11月29日,旅順口區110指揮中心接到報警:一艘漁船在龍頭街道鹽場新村南部海域發生沈船事故,船上共5人,1人獲救,4人失蹤。

  據了解,29日7時許,於某等四人自駕車從大連黑石礁來到旅順鹽場新村,以每人200元的價格租用了這艘漁船,船主紀某非法載客從事遊釣活動。

  現狀

  有資質垂釣船僅7艘

  這種情況下,釣友若想出海垂釣,只能乘坐有資質的船舶。記者了解到,目前本市海洋漁業部門對於辦理釣魚船手續,有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1、從事海上休閑垂釣的經營單位限定為法人組織,個人不得從事海上休閑垂釣;申請從事海上休閑垂釣的漁船應由當地縣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同意,上報市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2、從事海上休閑垂釣的經營單位必須擁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的休閑垂釣海域,且垂釣海域符合《大連市海洋功能區劃》要求,持有合法有效的海域使用證;

  3、從事海上休閑垂釣的經營單位要有固定的、能保證休閑垂釣船及垂釣人員安全登乘的停靠漁港。由於申報條件比較高,目前,我市有出海垂釣資質的船只僅有7艘,其中6艘在長海縣,市內僅有1艘。

  據業內人士估算,大連僅海釣愛好者數量便可達五六萬人。這種情況下,海釣船市場需求強烈。老崔告訴記者,釣友以往可以到老虎灘漁港、小平島、旅順鹽場等場所租用船舶出海垂釣。現如今政府有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對這部分船只進行嚴格管理,釣友無法租用搭乘,而僅有的幾艘有資質的船又遠不能滿足數萬釣友出海需求,這對本市海釣的打擊可謂致命。

  影響

  數億元市場將受沖擊

  沒有“兩證”上不了漁船,遊船不具備捕魚資質,而有證的垂釣船又不夠用,大連海釣鉆進“死胡同”。“最終結果不單單是眾多海釣愛好者無法下海,甚至會導致數億元的產業鏈受到沖擊。”業內人士不無擔心地說,提起“靠海吃海”大家都會想到捕撈、養殖業,其實海釣也是“靠海吃海”的一種方式。從釣竿、釣線、釣鉤、浮子、墜錫、抄網、魚餌,到釣魚傘、釣魚椅、釣魚燈、釣魚防曬衫,再到旅遊、餐飲以及電視、報紙、網站,可以說,垂釣支撐起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鏈條。

  據了解,近兩年,大連市中高端垂釣發燒友人數和消費增長很快,每年都有為釣魚花費上百萬元的超級發燒友出現。而一年為釣魚消費10萬―20萬元左右的垂釣發燒友已經比較常見。

  據市釣魚協會統計,全市包括網店在內的漁具店已經近500家,漁具市場的直接營業額便超過5億。來自市釣魚協會的數據顯示,近兩年來,每年有超過10萬名外地釣魚客湧向大連海面。而且作為新型的商務社交模式,出海釣魚往往能令很多生意在垂釣中談成。“我每年都會遇到一些外地的商人在大連購買釣魚艇,是專門用來招待客戶的。 ”一位釣魚愛好者說。

  與此同時,每年都會有不少旅遊團體前來海釣,部分旅行社也打著海釣的主題搞海上旅遊,海釣產業帶動的經濟效益遠遠不止5億。有人做過測算,海釣直接產生的經濟效益與帶動的綜合經濟效益,比例為1:8,關聯度和帶動力超過目前任何觀光旅遊項目,即通過海釣來“靠海吃海”,對大連漁業和旅遊業的發展一定會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業內人士認為,如果真的按照現行的規定嚴格管理,就會將海釣產業一竿子打死,同時消失的還有漁具經銷業等關聯行業。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佟亮實習生張曉娟

  促進垂釣業良性發展

  業內人士建議,休閑垂釣漁業是新型旅遊產業,現有法規已不能滿足需求,為促進海釣等海上休閑漁業規範、健康有序地發展,漁業、海事、漁政等部門應進行研究,製定我市相關海釣等海上休閑漁業安全監督管理相關規定。同時,對休閑垂釣漁船經營單位、垂釣漁船、從業人員及經營活動進行規範管理,並強化安全監管,以促進休閑垂釣業態良性發展。此外政府部門還應製訂相應的休閑垂釣產業發展傾斜政策,設立海上休閑垂釣基地。

  本市將建5處垂釣區

  記者了解到,為解決群眾出海垂釣難的問題,本市在製定《大連市海域使用管理條例》過程中,已充分考慮解決市民旅遊休閑用海的需要,提出了“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劃出一定的範圍作為公益用海”的意見,本市已著手實施在市南部海域選劃出一塊公益用海,供市民出海休閑釣魚,以解決市民“出海垂釣難”的問題。

  而市政府網站發布的《大連市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實施方案》中,部署了今後五年本市發展海洋漁業經濟的重點工作。其中包括建設國家級休閑漁業示範基地5處、省級休閑漁業示範基地10處,建設長山群島海域、市區南部海域人工垂釣區5處。製定休閑垂釣管理辦法,提高規範化經營管理水平。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