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雨湖區大埠橋十分熱鬧,數十位市民坐在江邊垂釣,岸上還聚集了許多圍觀者。據了解,近來,湘江大埠橋水域出現了大的魚群,因而吸引了大批釣友前來。

湘潭大埠橋江面現魚群 引來大批「垂釣客」

  現場:50多人舉著釣竿一字排開

  當天上午10點左右,我們在大埠橋岸邊看到,50多名垂釣者在一段不到百米長的河灘上一字排開,在岸邊找不理想位置的人則幹脆坐在江邊停靠的大船上釣魚。初略估計,現場有六七十根釣竿。這些釣竿在江面上起起落落,垂釣的人大有斬獲。

  家住熙春路的張先生是名資深釣魚愛好者,因為來得較早,他搶到了岸邊一個較好的釣魚位置。只見他熟練地收攏魚竿,起獲上鉤的魚後,又重新將一塊香噴噴的誘餌用力拋到江中。

  “這誘餌是特製的,遊魚(學名:餐條魚)很喜歡吃。以前我常去郊區釣魚,最近一段時間,大埠橋出現了魚群,於是,轉戰到這裏。一連幾天,每天都有不少的收獲,少則幾十條,最多的一天可以釣到一兩百條吧。絕大部分是鯿魚、遊魚。”張先生興奮地說。

  市民:禁漁期湘江垂釣沒人管嗎

  “現在還是禁漁期,所有漁船、漁民都不出來了,突然間冒出這麼多根釣竿在這裏狂釣,江中的魚可遭了秧。不知道有人管不。”這時,一些圍觀的市民紛紛議論起來,“你看,這裏水的流速度不快,魚特別容易上鉤。平日裏,他們在湘江釣魚,運氣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好,通常一天都難得釣到幾條魚,現在一個垂釣者很輕松就能釣上來一條。照這樣下去,不知道有多少魚被釣走呀。”

  圍觀的市民宋先生說,5月初,魚群開始在大埠橋一帶出現。起初,在這裏垂釣的市民,多的每天能釣到10公斤魚,隨著消息的傳開,每天來這裏釣魚的人越來越多。盡管釣魚的人多了,但是魚群似乎沒有消退的跡象。

  漁政:出現魚群得益於湘江漁業資源保護

  湘江大埠橋一帶為何會突然出現這麼多魚?市漁政管理站副站長李琪解釋說,湘江魚類成群出現,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洄遊,另一種則是因為魚類的習性,如鯿魚、遊魚(餐條魚)等都具有成群結隊的天然習性,很顯然,大埠橋一帶出現魚群屬於後一種情況。

  李琪告訴我們,湘江偶爾也會出現魚群,但是在某一水域停留的時間一般不會太長,在大埠橋碼頭一帶,大量的魚群長時間地停留在同時一個地方,並不常見。據他分析,禁漁期湘江之所以會出現大量的魚群。首先得益於近幾年對湘江漁業資源的保護。他說,從2005年開始,長株潭三市年年會在湘江進行人工增殖放流,大量的魚苗被投放進湘江。2013年起,每年的4月1日到6月30日為湘江禁漁期,禁止漁民在湘江捕魚。與此同時,漁政部門對湘江流域非法捕撈的打擊力度也在加大,這些措施都使得湘江漁業資源得以迅速恢復。目前,湘江擁有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鯉魚、鮎魚等100多種魚類。其次是河西大埠橋一帶水域水流回轉緩慢,魚群特別喜歡在這樣的水域逗留覓食,加上垂釣者人數多,投放的餌料也會相應的增多,這些餌料都會吸引魚群不斷地湧進這一水域。

  建議:釣魚者手下留情,釣到小魚請放生

  在禁漁期間,江邊這麼多人垂釣是否應該禁止?對此,李琪說,目前的法律法規規定,電捕魚等非法捕撈是明文禁止的,而對於市民在岸邊垂釣,他們則沒有查處的法律依據,只有在垂釣者動用浮水工具(船只等)時,漁政執法人員才能進行查處。

  他告訴我們,垂釣行為對漁業資源的影響十分有限,但是,他建議,市民釣到小魚,最好是放生,這樣將更有利於保護湘江漁業資源。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