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合肥夏雨陣陣。由本報與林店街道官塘社居委聯合舉辦的“裕森杯”釣魚比賽在時斷時續的雨中正常進行。雖然下雨前氣壓低,水中魚兒缺氧無心覓食,直接導致今年的戰績不如去年,但選手們說了,釣勝於魚,釣魚釣的是樂趣。

八旬老者清晨趕來 為釣魚賽賦詩一首

  八旬老者為比賽賦詩一首

  6月15日8點45分,釣魚比賽正式開始。池塘邊,20名選手圍坐四方,身後或站或坐著的是他們的親友團。

  比賽現場有一位老者,並不是本次比賽的選手,也不是選手的家人。老人是特意為了這次的比賽來找記者的。“我是晨報的老讀者了,看到這次比賽,做了一首詩,特意給你們送過來。”老人拿出一張A4紙,上面有他手寫的八句詩詞。

  詩的題目為《贊“裕森杯”釣魚賽》,內容為:“裕森杯”啟釣魚賽,華貴養殖揭頭牌。高手雲集顯銳氣,民俗文體呈異彩。堅持實踐出真知,精妙釣餌魚定來。《江淮晨報》助聲威,“釣魚大王”盛名載。落款是“老年市民王兆昌”。

  記者了解到,王兆昌老人今年83歲,是合肥開關廠退休幹部,對本報和林店街道組織的免費垂釣比賽深有感慨,特意寫詩贊揚。當天為了將作品送到現場,他一大早坐5路公交車趕來。

  耐心準備,坐等魚兒上鉤

  就在其他選手紛紛落座,下桿等魚兒上鉤時,有個選手還在不急不慢地準備釣具、餌料。

  記者心急,提醒他,比賽已經開始了。這位心態極好的選手是合肥一家漁具店的老板。老板姓陳,有多年垂釣史。由於垂釣地點離家不遠,一大早,他還特意騎車來打探了一下垂釣的池塘,了解到池塘裏鯽魚、草魚較多後,快速回家選了適合的魚餌再次趕到現場比賽。

  拌好魚餌,接好魚鉤,他將魚鉤放下去後快速拉起來,再放下去又快速拉起來,反反復復十幾次。面對記者一臉的不解,陳老板笑了笑,說他還沒正式開始釣呢,這樣反反復復放魚食下去,其實是給魚兒做窩,把魚兒吸引過來。20分鐘過去,陳老板的準備工作才結束。不過事實證明,磨刀不誤砍柴工,由於前期充足的準備,不一會兒的功夫魚兒自動上鉤了。

  天氣不湊巧,下次再來

  釣魚比賽是一項戶外運動,會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

  “夏季天氣較熱,雨前氣壓很低,水中溶氧量減少,魚兒缺氧難受,無心覓食。所以在夏季下雨特別是雷雨前垂釣,是很難釣到魚的。”賽後,意猶未盡的高手們討論總結著,下雨天增加了釣魚難度。不過,選手們覺得真正的垂釣愛好者,在乎的並不是魚兒的多少,而是釣魚的樂趣。

  在此,感謝安徽木業行業領軍企業裕森集團獨家冠名,以及為冠亞季軍提供的精美工藝品的獎品支持。此外,為了感謝讀者們長期以來的支持,本報也正在籌劃晨報垂釣俱樂部第一屆“會員精英賽”,詳情敬請關註江淮晨報後續報道。晨報記者 李玲芳

  通訊員 王舟瑞 沈夢琳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