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上午,陽明區鐵嶺河大橋下江水突然上漲,導致江中釣魚的市民被困。市公安消防支隊陽明大隊接到報警後,消防官兵迅速趕赴現場,將被困人員救出。事後市民證實,6日當天,大灣攔河閘全面開啟,疑與市民被困有關。記者從大灣攔河閘管理處了解到,根據流量不同,江中水位隨時調整變動,為此,大灣攔河閘管理處呼籲市民註意安全,盡量不要在江中釣魚。

  市民江中釣魚被困

  10月6日上午9時12分,陽明消防大隊接到指揮中心命令——陽明區鐵嶺河大橋下有一人被困。救援隊伍到達現場後,消防官兵了解到,當天上午,一市民在鐵嶺河大橋下釣魚。期間,江水突然上漲,導致被困人員無法及時回到岸邊。參與救援的消防官兵告訴記者,當時,江水很急,且上漲趨勢明顯。而人員被困地點距離救援人員還很遠,如不及時救助,極有可能導致被困人員被淹沒。

  隨後,消防官兵借助岸邊其他釣魚人員的船只,攜帶救生衣、救生圈,接近被困人員,為其穿好救生衣後,將被困者安排到船上。9時55分,被困人員被營救到岸邊脫險。

  疑開閘導致江水上漲

  本報報道刊發後,有市民提出,6日當天,看到大灣攔河閘閘門開啟。“下遊江水上漲,是不是與攔河閘開閘放水有關?”

  10月15日上午,記者來到大灣攔河閘處,此時,有3名市民在攔河閘下遊的江邊垂釣。江邊立有一塊提示牌,提示攔河閘上下遊三百米區域為工程管理範圍,由於攔河閘調解水位需要,可能導致下遊水位瞬間上漲。因此,呼籲市民不要在工程管理範圍內進行遊泳、劃船、捕魚、垂釣等涉水活動。

  一位正在垂釣的市民告訴記者,6日當天,攔河閘全部開啟,“當時水躥挺高”。隨後,不知何故攔河閘又關閉了,只留著中間的幾個閘口放水。

  另一位垂釣的市民證實,附近區域經常發生市民釣魚被困江中的情況。“你看那江裏有個島,沒水的時候,有人就到那個島上去釣魚。有時候,明明看到開閘放水,也不一定理會。等到水漲起來,就回不來了。”

  談及10月6日鐵嶺河大橋附近市民被困一事,幾位垂釣的市民認為,應與攔河閘開啟有一定的關系。一位垂釣的市民表示,為了避免這樣的危險發生,他們通常只在江邊釣魚,不會到江中去。

  江中水位會隨時調整

  10月15日,大灣攔河閘管理站主任齊克安告訴記者,攔河閘的功能之一,就是確保江中的水位可以保持在景觀水位的水平上,我市的景觀水位設置在230.2米。今年,由於上遊施工的需要,水位基本維持在229.7米以下。

  齊克安說,大灣攔河閘共有17孔閘門,中間的7孔是自動控製的。由於上遊流量不斷變化,閘門的位置也隨時進行調整,以確保上遊景觀水位的穩定。“控製著來多少、出多少,沒有大的洪峰,不會出現江水暴漲。”對於10月6日下遊江水上漲一事,齊克安說,可能是由於上遊降水導致的水位上升。

  水位調整預警難奏效

  能否通過恰當的方式,讓市民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規避這一風險呢?齊克安說,管理站在附近江邊設置了提示牌,提示市民不要涉水活動。此外,在攔河閘附近,遇有大的水位調整時,會通過揚聲器通知附近區域的市民,不要在江中活動。

  雖然如此,危險仍時有發生。記者了解到,類似由於水位變化導致人員被困的現象,不僅在下遊出現,在攔河閘附近也經常出現。齊克安告訴記者,許多市民不聽勸告,涉水活動。遇到水位調整的時候,確實發生過人員被困。有時,不得不再調整閘門,限製流量,給市民留出脫險的時間。

  齊克安說,在日常的微調之外,大灣攔河閘每年有兩次大的水位調整,一次是入冬前一個月左右,閘門全部開啟,以期減小凍害對於圍堰、護堤及壩體的損害,另一次是春季江面冰排排空之後,會落閘蓄水,以便維持江面的景觀水位。齊克安希望通過本報呼籲,在這兩個關鍵的時期,盡量不要在江中活動,以免發生危險。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