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路亞階級來說本人還是小菜鳥一枚,學習釣鱸時間短、接受能力差,僅提一點自己小小的體會,不對之處,望各路大師指正。
Bass fishing,相信大家經常會遇到這種問題
1、我應該用什麼釣組?
2、我應該用什麼類型的餌?
3、軟餌好還是硬餌好?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每每此刻,我總是覺得很難回答,因為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簡單回應總有誤人之嫌,展開來講,又總似乎婆婆媽媽長篇大論,似乎心中朦朧有點框架,卻總是缺乏梳理,鬥膽談一點個人想法,不成規矩。
核心原則:先魚而後餌
含義:
先了解目標魚的特性,再充分理解餌的特性,然後綜合季節、天氣、釣場環境等一系列因素,得出的就是自然的結論。
大嘴鱸魚為例:bass是路亞界的寵兒,因為它有鮮明的性格、火爆的脾氣和無比的好胃口。
有喜歡潛伏在障礙裏的殺手,也有樂於追逐餌魚行動的遊騎兵,還有不時在各個結構類型間轉移的戰術大師。在春日,有遷徙做窩的待產夫婦,在夏天,有藏在濃密遮蔽下的刺客,在秋天,有瘋狂進食無法饜足的老饕,在冬天,有躲進深深水底坐等天上掉餡餅的懶漢。
研究鱸魚的理論實在是太多太多,我們也無法窮盡,在這裏我們提幾點剛接觸bass fishing必須關註的要點,比如障礙、遮蔽、結構等等。
回過頭來看看釣組:
bassfishing中常用的類型,不全面的羅列一些,比如硬餌系列:crank(minnow)、VIB、spinner bait、top water(buzzbait)、jerkbait;軟餌系列:jig(鉛頭鉤系列)、德州、卡州、倒釣、wacky(無鉛)。
這些餌又有哪些比較明顯的特征呢?
Crank:
大幅度的劇烈搖擺,誇張的動作,可以達到設定的潛深
VIB:
顫動高頻搖擺,迅速達到深水(也有緩沈的,不另列),通過手法可以控製泳層
Spinner bait:
旋轉的亮片閃光刺激,鉤尖向上帶來的良好穿越障礙性能
top water:
水面上層看的到的動作
jerkbait:
抽 停 懸浮 緩沈
jig:
這個門類實在是太廣大,廣義來說帶鉛的鉤子都算jig,狹義上往往指的是帶胡須的rub jig、鉛頭鉤等
德州:
自由的子彈鉛、埋鉤子的設計帶來的良好穿越障礙能力
卡州:
水流帶給軟餌的極致自然動作
倒釣:
可精確攻擊到標點並持續操餌不出標點,餌離底一定距離
Wacky(無鉛):
自然的飄落 細膩的動作
軟餌的類型呢?真的是林林總總,嘗試分分類別吧,有長條形的(帶卷尾的 帶針尾的 沒尾巴的),蝦形的(大鉗子的 小鉗子的 很多須須的 沒啥須須的 屁股圓圓的 屁股扁扁的),魚形的(t尾巴的 直尾巴的 針尾巴的 葉尾巴的 叉尾巴的 錘尾巴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回到最初的問題上,我們如何選餌呢?舉個例子來說明吧。
簡單的例1:魚在底部,
分析:魚在底部,因此我需要盡快將擬餌送到底部,因此,我偏向於選擇帶配重的釣組,比如rub jig 、德州、倒釣、vib、都可以實現此類目標。
加強版的例1:魚在底部,底部大量石塊堆積,還有枯樹等障礙
分析:在將餌送到魚的同時,我們需要充分考慮用餌的障礙穿越性能,比如埋鉤子的德州,埋鉤子的倒釣等,帶有擋刷的rub jig也是很好的選擇。
加強2.0版的例1:魚在底部,底部有一個特定區域,石塊堆雜,枯樹橫陳,簡直是獵鱸的不二標點
分析:這時開始加入個人風格了。比如A喜歡直擊標點,他很可能會選擇倒釣,將餌送進標點並開始舞動賣弄,不給口不離開標點。比如B喜歡穿越標點,他很可能選擇rub jig,模擬一只跳動的蝦,從標點外圍磕磕碰碰跳進標點區域。
加強3.0版的例1:魚在底部,底部有厚厚的淤泥
分析:為了不讓餌陷入淤泥中影響動作,會體現出更多對餌的理解了。我們可能用更輕的配重,使餌在泥裏且行且止,也可能使用倒吊,留出20cm、30cm甚至40cm的底線,讓餌在泥巴上面舞動,或者輕輕落在泥巴上,甚至我們認為在泥巴裏翻找食物的小魚更吸引bass,我們可能選擇一只潛深適合的crank,用長長的舌板把水下攪個天翻地覆。
進階的例2:岸邊有一邊浮萍,魚躲在浮萍下面
分析:我希望穿越水面上的浮萍,把餌送到魚的面前。因此我會選擇重鉛配重和埋鉤子的軟餌。或者我覺得魚活性不錯,在伺機捕食,我可能會選擇buzzbait,或者波爬,貼著浮萍的邊緣鬧出點動靜,喚起底下bass的捕食欲望。又或者我覺得魚懶洋洋的而且壓力挺大,我可能會選擇無鉛的軟蟲,輕飄飄的落在浮萍上,尋找浮萍的間隙,將餌輕輕拖入水中。
進階2.0版的例2:岸邊有大量枯枝,魚躲在枯枝裏
分析:這時我們將更加重視餌的障礙穿越能力,我可能會選擇德州並用太空豆將子彈鉛固定,讓餌能更好的從枝杈間穿過。又或者我會試用輕飄飄的wacky,讓餌在重障礙的外圍緩緩飄落,偶爾碰到一些水下的細枝,但不影響我第一時間將魚拉出障礙。
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待續版:
Bass實在是一種太有趣的魚種,餌的大小,顏色,動作的幅度對它都會帶來微妙的影響。作釣的天氣,風向風力,陽光的強烈程度,水溫更是有著無數種配合呈現的環境特征。而我們只能不斷的從實踐中去理解bass,去分析bass,再去對應的調整我們的釣組,驗證我們的判斷。
比如,我認為手中的wacky沈的太慢,我希望能更快的到底,那麼我會在餌上插上插鉛,或者鉤子上掛個螺帽。再比如我認為魚給口很輕,活性不好,那麼我可能挑選一根更短小的面條,或者把張牙舞爪的大蝦修剪的更緊湊一點。再比如,我覺得魚的攝食欲望不強烈,那麼我反而可能挑選動作更誇張的餌,刺激魚反射性的攻擊,諸如此類。
最後意猶未盡的總結:
讓我們更深入的去了解魚,更靈活的使用餌,通過一點思索和慢慢求證,提升技術,這不正是bass fishing的樂趣所在麼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