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路亞沒有我們平時路鱸所了解的的繁復技巧,也沒有深海鐵板的激情,甚至90﹪的魚都小的可憐。但那種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感覺,行走在山水之中的浪漫使得我只想把“遊釣”的美譽加在溪流頭上。
瓦藍的溪水,橙黑相間的石頭,山澗的激瀑。遠處未知動物的低鳴行走其中,用心聆聽大自然的聲音,用魚竿探尋隱藏在石縫裏的精靈。即使一不留神滑到在水中也不會懊惱,只因為真的很美麗!
大多數溪流有溪窄、林密、魚小的特點我們在作釣過程中需要不斷走動換點,山路溪流多常年不見陽光少人類活動所以非常濕滑。所以要想玩轉溪流,沒有專門的配置不僅享受不到溪流的快樂搞不好還會狼狽不堪。把自己的經驗結合網上收集的資料整合一下寫點關於溪流的東西奉獻給大家。有疏漏和不正之處希望大家指點。
一、溪流的配置:
作為非主流路亞方式,對於桿、線、餌的要求比較特殊。
我現在用的是一支1.88米HUL調性的竿子(先調子28、快桿、腰力強勁)餌重1.5-5G,一款達瓦2000型輪。0.6號10lbPE線。對於福州溪流魚況來說此桿還是偏強、偏硬。底部把手太長操控不夠舒服,1.88M的長度雖然對於遠投有所幫助,但是在穿山越林時很容易就被樹枝打到,桿偏重。輪太大,10LB的線還能再細點。這是為了兼顧溪流馬口和淡水翹嘴做出的選擇,並是最適合的溪流配置。
1)溪流路亞的用竿
建議選擇便於操控的短手把,便於攜帶的長度(1.6米左右),能拋小餌、中小魚後手感超好的SUL餌重0.5-3G左右桿子(酮調子46/55、慢桿),最好頂部是能減少魚線纏繞斜角導環就完美了。
同樣,桿子那麼細小輪子的選擇自然是以輕、小為主。1000型號以下的輪子廠商出品較少(個人推測是因為小眾而且成本略高)我有用過的都是地攤貨所以沒有太多推薦。
不過女朋友的寶熊酋長15型號的輪子非常不錯。外表精細,曳力順暢精準,繞線均勻,主體堅固,價格也不算太貴。推薦給朋友的寶熊銳傲,同樣的竿線拋出的距離居然超出我的達瓦很多。寶熊自己說在歐洲市場賣得很火爆,還有排名,其實這些都不重要。不過他不抄襲,產品認真,終身質保的態度和服務我個人很是欽佩。
同等價位同一等級的漁具,還是推薦大家買國貨。
2)溪流路亞釣線
的可選範圍非常小,SUL桿子的負荷能力一般只有2-4LB。雖然這個範圍的尼龍線有很多,雖然價格便宜,但是其線徑粗、易打卷、傳遞信號差。所以我一般使用0.3-0.6號的pe線,只要註意投拋方式(少使用爆發力拋竿)降低魚線的磨損,即使去釣水庫被秒殺的幾率也不大。周邊的朋友有用梭飛士-沸點融合、PowerPro8股編製的PE。都很不錯。(碳線會加快亮片的沈水速度不推薦)
3)溪流用餌
亮片算是最高效,但不是所有的亮片都好用,不管是下沈還是輕拽都會有很穩定的姿態才是好亮片。很多廠家的產品就達不到這個要求,非常影響中魚。
因為馬口嘴大,亮片及鉤子的大小本身並不會影響吃口。所以本地釣友為了遠投甚至用到5G左右的亮片。但是在實際作釣過程中我發現1.5G、2.5G柳葉形亮片中魚率最高。其重量輕下沈緩慢,很容易被流水所帶動呈現出非常誘人的姿態。
好的亮片是中魚的客觀條件,中魚的主觀條件還是個人的技法。其實溪流路亞非常簡單,既看準標點打過去,然收回來。根據當天的實際情況溫度、水深視魚的狀態控製亮片的泳層(勻速收線、輕挑、停頓)即可。跳底、打手機、等其他小差行為個人非常不推薦,你心愛的亮片往往就在不經意離你而去,投向地球母親的懷抱——
亮片的顏色與大小選擇
不少朋友告訴我說陰天用銀色,太陽出來後就換金色。但是在實際作釣過程中,我常常用一種顏色的亮片很長時間也常常連桿。可見顏色倒是其次,朋友們可以因實際情況而變。老有朋友糾結於亮片配鉤的大小,其實大可不必,溪流中咬餌確釣上來不多的只有小口溪哥,其他大部分魚種都是沒有障礙的。好的釣具只能讓你釣到魚,好的行裝確能讓你釣得更舒服。
個人裝備
炎炎夏日,在透氣的基礎上請勁量把自己包嚴實點,能遮住的地方都遮住,朋友穿單件快幹衣還不到半小時後背前胸就被曬傷,自己也有過過拖鞋涉水遇蛇摔倒的悲慘經歷。
漁夫帽,偏光鏡(看清水底情況、防曬),還有防止臉部曬傷的頭巾。透氣的快幹衣加超薄T恤,防滑透水的溯溪鞋。一個都不能少。花襯衫牛仔褲,黝黑的手臂加上拎起BASS時燦爛的笑臉確實很帥氣,但是路亞畢竟是戶外活動一切都建立在安全、健康的基礎之上吧!
二、溪流的標點:
我們帶著優良的裝備、帶著愉快的心情。卻面對著過度的釣、捕、電導致環境快速惡化的釣場,魚在哪裏?所以在找尋釣點時不僅要看水體環境,還要看周邊環境。有些溪流看起來很漂亮確沒有對象魚,(溪源宮)有些只是某一段有魚。(塘前)
如何辨別呢?第一看周邊。
1)溪流附近有比較多人類居住,有農墾種菜的地方,化肥農藥、生活垃圾會讓溪流變得不健康。最好放棄
2)築壩、路、橋等工程導致水流動不暢。底沈積一層厚厚的泥或者其他渾濁物的。最好放棄。(轉戰上遊)
3)溪邊山崖甚至到水裏還有長長的雜草(此處的雜草泛指因水肥而泛生一切其他幹凈標點沒有的草),水底邊石頭呈黑色且長灰色絲狀苔蘚的,可以放棄
4)扇形搜索一遍(每個點三桿左右),沒有吃口、沒有魚跟蹤的基本可以放棄。
5)好的溪流溪水清澈無異味,石頭幹凈,水質偏瘦,沙石底,周邊都是落葉枯枝四季水量均衡。溪流魚種豐富。如果有這樣的福地簡直就是大自然的恩賜,一定要萬分珍惜。
以前的工作地點廣西賀州姑婆山風景區,裏面的溪流就是這樣,水流動非常好,即使是泡在水裏的石頭也不滑(水流動性好),戲水時常有成群的小魚輕琢你的身體。
學生時代最愛的一條溪流
好的溪流幾乎到處都是標點,稍有釣魚基礎的人都能看出哪裏有魚。但是要釣好需多費一番功夫研究魚的習性(進食、休息時間等等)
我個人比較喜歡這樣幾種類型:
1)出水口處的深坑,(多大魚,雜魚)特別是連接江河的溪流出水口處往往會滯留大魚。我溪流中最大一尾紅眼睛就是在這類標點獲得。
2)早晚相對比較平靜的瀨區,深潭和淺岸交接處(目視模糊的地方)
3)灘頭跌水處左右形成的回流區邊緣,特別是下雨過後水位漲高,明知道有魚釣況確不理想,特別要去試試在這種區域,我碰到過亮片一落水就被叼走的情況。勁量減少在急流區盲目拋竿
4)深潭是魚的藏匿休閑區,中午時間較好。可以勁量讓亮片慢慢下沈貼著底部,慢慢的收。。。往往會有意外收獲。
在溪流路亞只要有活水,一片小水窪都不要放棄搜索。甚至可以蹲下去操控擬餌來降低魚的戒心。一切都以辯證的眼光去觀察,多思考。灘不行就釣淵、頭不行就釣尾、急不行就釣緩。應時、因地而變,多站在魚的角度合理的想象。不在一種類型的區域浪費時間,先找到活躍的魚再用最高效的餌釣魚。這是我對溪流路亞的一點理解。
常常不辭辛苦的溯溪暴走、弄得邋裏邋遢的衣服魚具、手機相機紛紛落水、釣到魚後洋洋自得,這是我非常不紳士不文雅不理智的釣魚風格。做人難得至情至性,別無他好的人生釣魚時瘋狂一把大概也是一種瀟灑吧!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