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河夜釣鯉魚技巧
野河夜釣鯉魚技巧
夜釣在伏天對於釣魚人來說是一個幸運般的存在,入伏意味著一年裏最熱的天氣來了,白天外面就像蒸籠一般,根本沒法活動更別提釣魚,夜釣才是伏天中最好的釣魚方式。接下來和大家聊聊自己在夜釣鯉魚的一些實用技巧,相信會對釣友有所幫助。夜釣大魚的遠近選擇關於夜釣釣遠釣近,這個問題好多釣友都會異口同聲的說「夜釣當然是釣邊,大個體魚類晚上總會從深水往岸邊靠攏覓食」,實際上這個答案存在一定的差異化。最近連續四晚守釣大鯉魚,魚竿最長使用到4.5進行釣邊,前三晚一直都是半空軍狀態(每晚都是一條兩條的鯽魚),岸邊的釣友幾乎都和我一樣,只有一個釣友上了一條半斤左右的小鯉魚。我思考了三天為什麼整個河面時不時的就會有大鯉魚在蹦跶挑釁,怎麼就不開口呢?釣魚人都有一個共性,越釣不到癮越大,昨天我又一次到了這個傷心地,這次改變戰略,使用長桿試試,反正都釣不到索性直接使用長桿換個距離試試。拋竿入水餌料落入點大約在河面的三分之一處,抽了半小時頻率開始來口,一個晚上上了三條鯉魚,切線一條、跑一條。相比較前三天天氣、溫度、氣壓、釣點位置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僅僅改變了遠近的距離,魚獲卻截然相反,我分析了下可能原因是大魚吃食謹慎,白天岸邊經常有人可視錨魚(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起來的,今年特別的多),大魚不敢靠邊覓食,只有小個體的鯽魚鯉魚來岸邊覓食。釣大魚靠守但是不能死守,遠近的選擇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特別是好多釣友在市區這種喧鬧的環境,大魚在晚上也是不敢靠邊覓食的;如果是周圍環境比較安靜,釣近也可能會有不錯的收獲。夜釣餌料應該偏腥香夏季夜釣鯉魚餌料的味型也有講究,主要就是腥味在餌料中的占比。夜間天黑鯉魚只能靠著嗅覺進行覓食,在不打窩的情況下,鯉魚很難發現水下穿透性比較差的谷香型餌料。夜釣大鯉魚的餌料搭配要區別於白天,餌料應該加入穿透性比較強的腥味餌料作為主攻餌,腥味在水下的穿透性要強於谷香本味餌料,在夜釣過程中有很大優勢,有些釣友可能會擔心小魚鬧窩,這個不用考慮小魚都睡覺了,不會出來搶食鬧窩。夜釣最怕的就是聲音,所以夜釣過程盡量不要補窩,為了能夠起到留魚效果我們可以在餌料中加入一定比列果香味的玉米渣、小米,果香味的底窩就像夏天的一杯冷飲,在炎熱的夏天對魚的誘惑力很強。固狀的顆粒在餌料中很難融入進去,我們可以使用加入適當比例的拉絲粉鞏固狀態,防止餌料出現松散的情況在水下可以長時間保留。餌料搭配比例:谷香餌料50+螺鯉35+玉米碴15+拉絲粉20。夜光漂和夜釣燈的選擇夜釣的浮漂分為夜釣燈+普通浮漂和夜光漂兩種大類,功能都是一樣用於觀察魚兒吃口動作,工作的原理不一樣,一個通過燈光照射浮漂熒光劑反射、一個通過浮漂內部燈管發光,因為工作原理的區別,在浮漂上要根據水深、周圍環境進行選擇。例如釣魚環境水深在2.5米、水質透明度1米左右、周圍環境有微微亮光、輕微走水,就如上圖那樣。這個環境下我們就需要使用夜光漂,因為此地的水質很好,輕微走水,浮漂會在水中來回漂動,夜釣燈也需要移動才能照射到移動的浮漂上,夜釣燈燈光很容易穿透進入水下,顏色另類鯉魚沒有見過很容易受驚不會進窩吃餌。夜光漂的好處在於它不需要使用外光照射,具有很好的隱匿作用,不會透過水影響水下鯉魚吃餌再加上夜光漂的吃鉛量高具有很好的抗走水性。提竿時機和提竿頻率夏季夜釣鯉魚在浮漂動作上主要抓兩個漂相:頂漂和有力的頓漂。夜間鯉魚吃餌很謹慎,大部分情況都是在餌料附近進行試探,浮漂很容易產生輕微的下頓,此時如果提竿必定是空槍。頂漂和有力下頓都是鯉魚餌料已經吃死口的表現,也是最常見的鯉魚漂相,這兩個漂相中魚最牢固,不容易跑魚驚窩。夜釣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頻繁的拋竿提竿,這兩個動作都會發出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聲音,鯉魚很容易被嚇跑。提竿的頻率在沒有漂相的情況下盡量控製在三分鐘一竿,讓鯉魚有充足的時間發現餌料位置吃餌;如果提前打窩,完全可以使用一鉤玉米一鉤餌料進行垂釣,這種魚餌搭配更容易上大個體鯉魚。結束語以上僅是個人的一些作釣經驗,並不能完全適用各個水域的魚情,還要根據當地的天氣、魚情、水情、氣候進行相應的調整,一定會有好的收貨。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