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在海釣出發的時候,必須攜帶的漁具要應有盡有 。 魚鉤、漁線,多帶幾套方為上策。尤其在礁底巖洞處下鉤,掛鉤、折線在所難免。如果估計路途比較遠的、時間長的,一定要帶足飲食和用具,以備需所用。  第二,海洋比河川的水要深得多, 一般都在幾十米、幾百米。深水底層的魚兒承受的壓力很大,一旦魚被釣上海面,就會迅速的減壓,這樣會讓它們很快就死掉。如果你想要它們保鮮、保活,就必須進行放氣。 其方法是,用放氣針 ( 一般用註射針 ) 刺入魚腹,輕輕壓魚的肚子,使魚腹中的氣體排出體外,這樣魚就能暫時適應水表的環境,多活些時間。  第三,海洋一般水較深,水流較大,這樣漁線就很難保持筆直。所以,一旦發現有魚上鉤,提竿的時候動作宜大,力量也要足。 如果水淺,提竿緩慢一些關系就不太大;如果水深,提竿過穩過慢,力量過小,這樣魚很有可能就會跑掉。   第四,常言道: 「 水火無情。 」 在進行海釣的時候,必須十分註意本身個人的安全。 船釣、磯釣,一定要穿好救生衣,以防不測。另外,在磯釣的時候,不僅要穿上磯釣專用釘子鞋,還要結伴同行,不可單獨行動,以防發生意外時不能互相援救。一般認為較為安全的陸磯並不保險,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 海磯波浪容易通過,但是陸磯不能通過,在這種情況之下,海水不斷上漲,左右上漲的海水經常從陸磯後邊包抄過來,對垂釣者造成很大威脅。一旦遇上風浪、海嘯,心裏必須沈著冷靜,要有計劃、有準備地撤退到安全地帶。   第五,在深水的地方就會有大魚。 海上什麽樣的兇猛魚類都有,有的魚能將船槳一口咬斷。海上垂釣的時候,一旦釣住特大魚類,它就會像艦艇一樣將鉤餌拉走,繞線器裏的線放完以後,它依然如故拉拽。這時候,如果你估計難以將其就範,即可當機立斷,割斷漁線,保住魚竿,此乃 「 舍卒保帥 」 。如果你在小舢板上遇到這種情況,千萬註意不要讓其將船拖翻,以免發生傷亡事故。

灘釣是岸釣傳統形式,因受海底地勢平緩而水淺,魚群分布密度無法與深水區相提並論,加之近岸水質汙染日趨加劇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想大獲豐收難度委實不小。如果釣場處於經濟發達的城鎮周邊海域,釣者如雲,釣竿林立,鎩羽而歸司空見慣。對於魚少難釣,而部分釣友無視自身釣技不足及海釣知識匱乏,一味抱怨釣場無魚的觀點,筆者實在不敢茍同。其實,釣不到魚並不說明釣點內根本無魚存在,只要施法得當,何愁沒魚嘗鮮。 海釣是一項關系到多學科的運動項目,需要施釣者掌握相關知識。潮汐變化,魚類攝食強度有明顯差異,大潮活汛,潮水漲落幅度增強,海魚成群結隊隨海流湧向岸邊,到淺水灘塗覓食;四季交替,水溫有升有降,魚群或選擇淺水育肥或選擇深水越冬;海域使然,魚類種類分布各具特點,暖水性魚類多活動在南海和東海海域,暖溫性魚類和冷溫性魚類多分布在黃海和渤海海域;習性各異,暗礁密布,海藻叢生海域是近底層雜食性魚類的理想家園,沙質﹑淤泥海床是底棲魚類的快樂大本營。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