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是一名釣魚愛好者,尤其是小時候,家裏沒吃的,記憶中的自己經常像上班族似的,早出晚歸,拎個水桶,挖點蚯蚓,扛著我那自製的竹竿到處釣魚。

如今,曾經的很多東西被代替了,市場上有更好的魚竿跟魚餌,不用自己去掐那惡心的蚯蚓了,那麼商品魚餌主要是拿什麼做的呢?

商品魚餌的主要有三大成分

一、土豆、山芋(紅薯)、玉米、麥麩等為代表的植物類膨化素食 。

二、紅蟲、蚯蚓、南極蝦、魚粉等為代表的動物類葷餌;

三、雪花,拉絲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香精,甜菜堿,二甲基-β-丙酸噻亭,氨基酸之類的添加劑。

不同魚類對於誘餌喜好度不同,所以專業的釣魚者一般都會針對不同魚類,配置專業的魚餌,

親,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這個問題很好。很有挑戰性。一般而言野生鯽魚不是很挑剔食物,什麼都吃。特別是小個體鯽魚。你說的這種情況我也遇到過。我從三個方面來回答。

第一,魚的個體偏大。魚從小就吃昆蟲長大。對商品餌懼怕而且不感興趣。十五年前我在一個深山中就遇到了這種情況。一個深山池塘,裏邊都是半斤到二三斤的鯽魚,小的一條沒有,很是奇怪。開始我們用商品餌做釣,一直沒口。後來一個當地的小男孩,用蚯蚓在樹叢下下拿一根竹稍釣浮,而且一會一條。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裏的魚都是吃蟲子長大的,對肉感興趣。我馬上模仿小男孩的釣法,效果非常不錯,都是一斤以上的大鯽魚。大的二斤多。至於為什麼這裏沒有小鯽魚,我後來釣了不少小鯰魚,原因可能就是魚卵和小鯽魚都被鯰魚吃掉了。所以,釣這種從小吃蟲子長大的鯽魚,首選餌料一定是蟲餌。商品餌不會很好。

第二,餌料狀態過硬或者味道過大。有的朋友野釣開商品餌時,擔心小魚鬧夠,把餌開的過粘過硬,這時如果魚的個體偏小很難吃進去,再加上浮漂調的過鈍,根本看不到口。還有就是,野生魚,喜歡清淡本味的味型偏多,如果餌料中加入過多小藥之類的添加劑,魚聞到味就跑了,根本不敢靠近,更不用提吃餌了。而蚯蚓就不一樣了,適口性強,又沒有異味,魚天性就喜歡吃,所以這種情況魚只吃蚯蚓。

第三,季節變化。魚是隨著水溫變化而改變體溫的,水溫越低魚的體溫越低,體溫越低越不活躍,越不喜歡覓食,而且對食物十分挑剔。比如深秋和冬季,魚很難釣。就是這個道理。這時魚都喜歡高蛋白的餌料,即使這樣,也比不上蚯蚓紅蟲這類的肉性葷餌。這些都是釣魚人所了解的。所以,如果在這個季節垂釣,商品餌效果肯定不會很好。所以這時野釣用蚯蚓魚還是會吃的。

希望我得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