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釣如何打窩?
臺釣打窩分為打大窩、小窩、碎末窩,打法各異,方法如下:
一、臺釣打大窩
1、臺釣選擇打大窩,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窩料團比較大,而且霧化較好的情況下,可以選擇近處大窩,逐漸擴散開來即可。
2、一般是圍繞釣點附近,隨著窩料的霧化擴大,窩子的範圍增大。另一種則是窩料團較小的情況下,通過窩料的拋灑選位,人為創造出來一個大窩子。
3、選擇快速的提竿拋竿,釣餌入水到水底後,就開始提竿,在提竿一段距離後,浮漂上升至一目,然後再次還原釣餌的位置,之後循環往復,讓釣餌看起來更像是活餌。
二、臺釣打小窩
1、首先是將餌料團掛在掛鉤上拋出,選擇最遠的釣位,在入水之後,通過不斷的拉拽,向著靠近自己的方向靠近。
2、在這個過程當中,釣餌會不斷的發生霧化,霧化出的餌料粉末逐漸散開,在附近的範圍內能夠不斷的吸引魚群。而釣鉤上的餌料隨著魚線和水流的作用,看起來就跟活餌一樣,能夠增加餌料的吸引力。
3、關於餌料中的摻水量,寧可選擇含水量較少,不要過多的水量增加餌料的粘性。還有就是在選擇拋投的釣點時,固定一個初始位置,除非長時間沒有魚類上鉤,或者發現水下無魚,否則不要變更釣點。
三、臺釣打碎末窩
1、這種窩料在水中浮力大,下城的速度慢,在中層水域當中影響的時間更多,可以有效的增加誘魚的時間。
2、還可以通過不斷的提高窩料投放的高度,來人為的創造中層窩子,讓魚類被不斷的吸引誘惑到中層水域當中。
網上的文章 釣魚是深受群眾喜愛的運動,全國有釣友千萬,享受著釣魚帶來的快樂!無論新老釣友,都希望能有豐碩的收獲。在既定的垂釣環境和設備前提下,打窩是垂釣的最關鍵的步驟!特別是在湖庫等水曠魚稀的環境,打窩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沒有一個理想的窩子,豐收的可能性太小了。打窩有很多講究,並不是拿點底窩料或者酒米,扔水裏就完事那麼簡單,如果打窩不當,有口也會打成沒口,這是我親眼所見。簡要介紹一下我打我的一點經驗。 打窩有兩個目的:把魚誘來、留住。基於這個目的,我自己打窩一般分三個步驟:首要考慮窩子打在哪裏,然後是選擇誘餌的用料,最後是打法。 一.確定釣點再打窩,有的釣友到水邊匆忙找釣位,然後大量打窩,看著別人上魚自己不上,這時才考慮怎麼沒口呢?這是不了解釣點情況的結果,盲目打窩的後果。在陌生釣場,我一般向先來的釣友或者附近居民了解魚水情況,再觀察附近是否有過釣友留下的痕跡,結合自己經驗來選擇釣位,確定用竿長度,測試釣點底部前後左右情況,選擇底部平整,釣點靠近人一側有坎子的,有小鍋底坑為最佳。這樣的釣點打窩,窩料集中穩定。後高前低的斜坡決不能用,打窩誘餌和釣餌都會滾落溝底,上魚也是個別的。遇到這種情況,考慮調整竿長或者更換釣位。同時探查是否有水流。以確定窩料和釣餌的選擇調配。 二.誘餌的選擇與配比.常用的商品誘餌大家都熟悉,常用的自製基本誘餌,大家也都了解。相同的誘餌,為什麼有的朋友效果理想,有的朋友不見效呢?就像一樣的中藥,有的配方能藥到病除,有的配方把病人耽誤了,這是取舍和應用比例的原因;釣魚誘餌選配也是同樣道理,我習慣以糧食類及其附產品為誘餌,做以發酵或浸泡白酒;配比前分析目標水域情況和對象魚以及溫度條件。春秋味型重腥、香,高溫季節絕對少不了酒味;釣小魚則取玉米面、小米、細玉米渣子,豆餅粉等粉狀、小顆粒為主,釣大魚選麥粒、顆粒飼料甚至整粒的玉米等。誘餌成分的味型、物理性狀,都是隨著魚情走的,受水情、溫度條件限製和影響,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三.打窩要註意幾個問題:1.誘餌用量合適。水域環境大,魚個體大,大量打窩;小河小溝小鯽魚,面餌垂釣根本不用打窩,蟲餌垂釣也應該少量勤打,誘餌把魚餵飽了,還能吃釣餌麼? 2.誘餌虛、實結合。根據不同的魚情水清,可以有不同的誘餌選擇,比如:點鯰魚、黃桑時,養蚯蚓的土 就是非常理想的誘餌。也可以把雞肝,或者動物血液、蚯蚓碾碎摻和泥土來打窩,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釣青、草、鯉時,他們慣於遊動覓食,一定要講求有實實在在的大量的誘餌,這樣才能留住大魚。我一般選擇玉米、小麥、小米、豆栢這些大顆粒等為主,加入麥麩,玉米面,白面為輔;這樣的誘餌,下水後從投擲點到水底形成立體柱狀誘餌區,誘餌到底後,還會隨著流水橫向擴散,誘餌中大量的大顆粒集中於釣點內,在外圍吃不飽,一會就到窩裏了。 3.誘與釣的關系.競技釣用雙鉤的目的,不是釣雙尾,而是邊誘邊釣,而且開始時只誘不釣,目的在於以魚誘魚。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大多數魚類和人一樣,喜歡聚群。我們日常有很多的例子,比如有人吃飯,先看看飯店門口停的車多不多?飯店也更願意顧客坐在櫥窗前的位子,賓館在晚間,會打開一些沒有旅客房間的燈光,服裝店會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使顧客放慢腳步的節奏,增加停留時間。更有過分的,會招來一些托,在那試衣服而不買。這些都是以人誘人,推到誘魚也是同理,把少量魚兒誘來先不釣,魚兒看到食物,會興奮起來,遠處的魚可以感受到這個信息,向窩子裏趕;窩子裏有了足夠的魚,達到一定密度以後,還有源源不斷的新魚趕過來,你夢想中的連竿出現了。這也是競技比賽講的,初期不是釣魚,是分魚或者說搶魚理論。 4.流水環境的打窩。查幹湖是我們當地人釣魚的天堂。而來自於長春、哈爾濱、北京的釣友,鮮有豐收的。原因在於魚情、水清過於復雜,大魚、小魚、雜魚全有,流水流速還不固定,有時流大,有時流小;常規釣法看漂困難,窩子形不成。我們習慣一種「炮彈打窩法」。具體是這樣,提前準備半袋黃土,水邊濕泥有臭味,附近土質堿性,幹了非常硬,不適用。誘餌配好以後,按照30%左右比例摻在黃土裏,和泥用力團成團,黃土有一定粘性,扔到水裏不會散。初次打窩3~5斤誘餌,和上30~40個拳頭大的泥團,我們慣稱炮彈,一頓深水紅轟炸。假如用4.5 竿,水深2米,投擲在上遊偏2米,在竿稍前1~1.5米處入水,這時誘餌正好落在窩子裏。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