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到水庫要確定你的釣點,一般考慮的就是人多的地方、鏵尖、水灣、水邊斜坡陡不陡(是否利於你紮釣位)、陽面或者陽面(看季節)、水下是平坦或斜坡還是有臺階、是否有水草、是否有石堆等,地點一般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用海竿的話一般還要控製你選擇的下鉤的地方水深等。  打窩最簡單的就是誘釣同餌,這個很方便,用什麼釣就用什麼打窩,這個方法就是簡單,主要還是用在釣鰱魚(釣浮),其實其他的魚種有時候也能用,效果一般沒專門的打窩料好,就是省事。  按魚種,打窩的選料是要根據對象魚來選,包括主料和配料以及誘食劑等,比如你要釣鯉魚就不能選釣鯽魚的窩料來打窩,不是說一條也釣不上,只是可能你要釣上的不一定是你想釣的罷了。窩料一般要耐溶散,也就是溶散的慢一點。除了商品餌料等打窩,一般鯽魚還可選擇小米、大米(而且是藥酒泡過的更好)等添加物,鯉魚草魚等加的一般就偏重玉米粒等了,因為魚胃口大,小米下去窩的持續性不好,玉米等也可以用酒泡。這條的關鍵點在於,用的窩料一定不能比你的釣餌的料更適合魚的口味,否則,魚就可能只吃窩料了。  打窩的緊湊度,一般釣鯽魚窩料就要緊湊點,窩散度大了釣鯽魚影響魚獲,打窩的時候盡量不要手拋,可以用打窩器,或者你用大的可樂瓶子自製簡易打窩器也行,或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選定釣點之後用衛生紙(多包幾層)把你的料包起來,皮筋紮上,掛到鉤子上,放到預定地點,衛生紙一沾水就爛,窩料就準確投放了。相對鯽魚打窩,鯉魚、草魚等打窩的時候就可以散一點了,一般手拋就行,以雙手十字交合形成的窩料團的大小為準,投上3-5團就行,另外因為鯉魚草魚等胃口大,上魚後註意及時補窩。另外比較特別的,鰱鱅一般是釣浮的,也就是水深2-3米,打窩有兩種方式,一個是鉤上掛餌,快速拋竿,邊釣邊打窩;另一種就是釣的時候再往水裏隔三差五拋小的餌料團,需要註意的是釣鰱鱅拋竿頻率必須快,不能久等,另外鰱鱅的打窩餌料就像上面所說的,打窩、釣餌一般是一樣的,但是關鍵在於一定要控製好餌的溶散度,否則在你浮釣的深度餌料溶散後維持的時間不長,那你就餵了底層魚了。  按季節來說,比較特別的就是冬天了,一個是打重窩,一個是多大窩,原因是,冬天聚一個魚窩很難,一般聚住了就要維持相對長的時間,否則是浪費;多打窩是因為冬天釣魚一般是人找魚,不是魚找人,一個窩裏較長時間沒動靜就要快速換窩,幹等是沒效果的。  按地點來說就是魚塘窩小,水庫窩大,比如你在水庫釣鯉魚,沒3-5團餌料打窩是不夠的,但是在魚塘,2-3團就差不多了。

前往百度APP查看

回答

馬上為您解答

我們根據魚的活動規律,推薦最佳打窩時間為天亮之前的那段時間。如果能在頭條晚上淩晨之前就打好窩,那肯定是再好不過了。如果你起床的比較晚,只能晚點去打窩,那時候很多大魚可能已經洄遊到了深水,你的窩料根本就誘不到大魚,白白的浪費窩料和時間。如果你是準備水庫守釣多日的話,推薦至少提前三天打窩,

如果是用豆餅之類的打窩,要註意一點就是塊狀的豆餅發窩慢一些,但是留魚時間比較久,而且容易招大魚,在打窩的時候可以在這種塊狀窩料上打眼並用魚線牽引,投不準的話可以拉回來重新投放。而碎塊的豆餅投入窩點以後一般會見效比較快,魚情好的地方半小時可能就有魚進窩,但是小魚進來的也會比較多。

所謂餌路,自然就是魚吃餌的路徑,一般情況下,大魚是不會直接進到窩子中心去吃餌的,而會在窩子前方或者側邊吃餌,因此我們可以根據這個特點,在打完主窩以後,在窩點的前方2-4米處,左右兩邊2-3米處,都投放一些窩料,最好使用小米、麥粒和玉米粒之類的撒在那裏,而且星星點點的連接到主窩裏面,這就是我們人為製作的餌路,魚兒只要吃到了邊上的窩料,自然就會循著餌路慢慢的來到主窩內,使用此方法,窩點的誘魚效果大

第四可以看看抖音天元鄧剛的視頻

更多3條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