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要用好幾種餌料搭配是商家在忽悠人吧?
答題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傳道?授業?不敢爾。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這事怎麼說呢?有這方面的因素,但也不全是。存在即是合理,既然釣魚人用商品餌多數時候都是需要搭配使用,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下面就這個問題,我來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商家為什麼推薦配方商家推薦配方,有兩個方面的目的,或說是意圖。
指導新手使用,雖然對於臺釣老手來說,餌料如何搭配,是得心應手。但對於剛接觸臺釣的人來說,餌料為什麼要搭配,搭配原則是什麼?基本上是一無所知,所以商家就會針對不同的魚情、不同的魚情,推薦一些餌料搭配,方面新手使用。推銷產品,商家都是為了謀利的,推薦自己的產品無可厚非,給出指導配方,方便新手購買的同時,自己也能多賣出產品。那商家推薦的配方是否合理呢?一般來講,還是比較合理的,起碼不會太離譜,否則會被一些老釣友或者同行指責。比如,用來釣草魚的配方中,一般是不會出現濃腥的成份的,釣小鯽魚的配方中,應該也不會出現顆粒非常粗大的餌料,或者鯉魚的針對性餌料,比如無雙。
餌料為什麼要搭配首先說一下,餌料不是一定要搭配的,很多的餌料單用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尤其是一些廣譜餌或一些本身就針對某魚種的餌料。比如各大廠家生產的主打鯽魚餌,一般都是拉絲粉已經給足,其中也含有雪花粉成份,是完全可以單用的,比如鯽套餐,比如藻元素,比如九一八。但是有的餌料卻不適合單用,典型的就是狀態類餌料,或者單用效果不好的,亦或是單用狀態不佳的,就需要多種餌料搭配使用。
1. 味型需求
餌料的味型有很多種,有香、腥、甜甚至臭,每一種味型還有不同的類別,比如香有谷物香、有奶香、果香、酒香、薯香等等。因為不同垂釣場所的魚情不同,所需要的味型不同,商家也不好事先配成一定的味型。打個比方,火鍋店裏的配料,有各種醬、蒜泥、醋、油,也只是分開擺在那裏任顧客自行搭配,毫無疑問,每一位顧客自行調配的醬汁肯定也是不一樣的。
以前某位國家級垂釣大師介紹丸九的天下無雙時說到,這東西,加一點點誘魚效果會好很多,但是加多了,釣到的魚會偏小。為什麼呢?加一點點的腥味,餌料在水裏的味型會大一點,誘魚效果當然好,但是,一般大個體的魚都不太喜歡味型很濃的餌料,所以加多了,大魚又不吃了。
再比如,對於一個水位裏魚的喜好味型未知,將兩種預計可能起作用的味型混搭使用,可以讓自己所開的餌在味型上更「廣譜」。單用,如果用對了,效果可以非常好,但如果用偏了,效果可能很差,如果沒有足夠的把握根據水色及環境判斷出精確的味型,那不如搭配一下更保險。
2. 狀態需求
狀態餌也有很多類型,多數狀態餌單用是不合適的,有些狀態餌基本沒有任何味型,根本起不到誘使魚索餌的作用。
最典型的是拉絲粉,特定的味型餌料,生產商根本不知道垂釣者遇到實際魚情時,是需要搓餌還是拉餌,所以,不可能所有的餌料都配足拉絲粉。有的釣友可能說了,我買的什麼餌是可搓可拉的,裏面拉絲粉剛剛好,其實,這只是針對新手來說的,任何時候,去兼顧或者說去將就,就不能達到最好,可搓可拉的餌,只是為了應合廣大野釣者的需求,特定的時候,搓餌中含有拉絲粉是不好的。比如搓撒餌,裏面有拉絲粉,必然會影響餌團入水後散的狀態。有時需要搓成特定的狀態,雜魚啃咬餌團,啃掉一塊就啃掉一塊,主餌不受影響,但如果這個搓餌的餌團中拉絲粉較多,雜魚從餌團上拉扯一點點餌料,就會帶動整個餌團移動,浮漂出信號,揚竿不中魚。
再說一下一些減輕比重或增加霧化的狀態餌,野釣過程中,不是任何時候都需要去減輕餌料的比重的或增加霧化的,有時水域裏表層雜魚較多,本來就需要餌料快整下沈,這時候去加一些減輕比重或者增加霧化的餌料,只會起反作用。
還有一些增加餌料粘性、持鉤性、膨脹等的狀態餌,也是一樣的道理,特定的魚情需要特定的狀態,需要臨時調整,搭配也就成為必然。
最後的總結常常說餌料搭配需要遵從的原則是: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這只是一個思路,卻不是必需。原則上,任何基礎餌都可以單用,加主攻餌只是為了突出垂釣某一魚種的效果。主攻餌有時也可以單用,比如用濃腥的鯽魚主攻餌,在冬季單用釣鯽魚,尤其是小鯽魚,就一點問題都沒有,為了使這個單用的主攻餌達到某一需求的狀態,加一點狀態餌,那麼這時的配方壓根就不需要基礎餌。總之,用餌需要了解餌料的成份、特性甚至水比(這需要結合餌料說明和自己的使用體驗),是否需要搭配,要怎樣搭配,是魚情說了算。如果釣者掌握了魚情以及相應魚情對餌料的需求,最終,就是釣者說了算。
江釣人狂龍原創作品,所寫內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釣心得與實踐經驗,覺得對你有用可以關註一下狂龍,個人主頁下有更多精彩內容。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