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釣技巧、經驗。

一、天氣

冬季釣暖。

1、晴天。尤其是持續多日的暖晴天。

2、起霧。外霧天釣魚在春夏秋不理想,只有在冬季,尤其是深冬才能漁獲較多。因為雖然大霧彌漫,但它像一層防凍膜蓋在水面,溫度沒有降低。

3、下雪天。雪天出釣有時也不錯。在沒有大風的下雪天氣,氣溫較穩定,比下雪前後稍高,魚覓食增強。

4、切勿在風雨天、氣溫低的陰天 或驟冷的天氣出釣,一定要註意安全和保暖!

二、釣點

1、無風或微風的晴天,在背風向陽水域垂釣。

這些水域水溫回升快、溶氧度大、食物多,在深淺水交界處下鉤會有不錯效果。

2、選擇小水域。

小水域水面窄小,比大水域暖和。魚類容易聚集,受太陽光照射後水溫上升快。例如:小河、小溪或養殖混養的小池塘、小坑等。

3、有雜物的地方。

選水中或水底有雜物的地方垂釣。例如:水草區、木樁、枯木、亂石窩、凹坑、橋墩或者水閘旁等。

4、老舊窩。

冬季選老舊窩容易有魚獲,比如池塘業主每日投放飼料的地方;比如小溪小河經常有人洗衣物、糧食蔬菜的地方,久之魚類會習慣光顧這些食物豐富的場所。

5、釣位宜深,宜釣暗草。

初冬的早晚天氣較涼,可先在較深水域試釣;中午氣溫較熱,淺水水溫高於深水,到17時才轉涼,所以中下午出釣可選淺水域試釣。

寒冬,水深3.5米,水溫能達到3-5℃,冬釣的最深水位一般在3-4米,超出4米情況又會不一樣,不是釣得越深越好。

三、裝備

冬季魚吃食力度小,線要細軟,鉤要小。

主線軟利於小漂輕墜抻直線組,增加靈敏度,子線軟不擋魚嘴。鉤可選用4-5號海夕鉤、2號伊豆、3號袖鉤等(僅供參考)。

浮漂要選小號的,不宜調太高,5-6目之間,釣3-4目之間。

釣組要靈敏。如果水深在3米以上,浮漂和墜可適當加大,以便有效拉直水線,及時傳遞信號。要用短一點的主線或釣近一點,在拋竿時,不要打滿竿,以避免風線過長。

四、釣餌

冬季魚少吃少動,想吸引它們,釣餌須狀態好、顏色鮮麗、口味鮮香和輕小柔軟。

狀態上:霧化性、溶散性、持鉤性都要好,粉末細膩、開餌柔軟、餌料適口等。

鮮活的蟲餌更佳;顏色上:比如,紅黃白的艷色;口味上:香腥結合;餌團輕小柔軟,魚才容易順利入口。

開餌時可在餌料中添加適量的雪花粉或麩類,減輕餌料的比重。太重了會使餌料一落底就陷入醬層,魚聞到卻吃不到。

冬季最好的餌料是紅蟲,引逗效果好。若用蚯蚓,以紅色為佳,可用麝香液或其他香精做成蘸餌更好。如果不習慣蟲餌,可改用面餌。

五、打窩

多打幾個窩點,廣種薄收,窩料要添加含腥味的商品餌或鮮活的昆蟲類餌料,以及藥酒泡製的小米等,但味不要比釣餌的味濃。

打窩的窩料一次不要太多,要少打、勤補。冬季,魚少吃少動,撒窩後,即便是濃香型誘餌,至少也要兩個小時以上,才有魚近窩。

如果像春夏秋季那樣20-30分鐘就想有魚訊是不科學的,要靜守。多打幾個窩,試出某個窩有魚後,即便漁獲少也別換,冬季能釣到就知足了。

垂釣過了1小時如不見魚來,可少量補窩,做到有魚咬鉤不續窩,無魚咬鉤勤續窩。

六、冬季釣法

三個字「勤、靈、穩」。

在垂釣過程中要勤逗引,拋竿後幾分鐘漂沒動可輕輕地拉動魚竿,讓鉤餌挪動一下,大約1-2分鐘逗引一次;浮漂可以調靈,比如調2釣1或調2釣2,甚至可以調平水釣1目;抓魚訊和起魚要穩。

冬季魚開口小,吞餌輕,浮漂出現信號後魚鉤並沒有完全入口,有時可以不理第一口而抓第二、三口,以提高中魚率。

冬季釣魚和其他季節不同,在浮漂出現信號時,要盡量垂直揚竿,才能提高中魚率。另外,起魚要穩,冬季魚吞鉤淺,掙紮力小,釣組細,可輕輕將魚拉出水面再用抄網撈起。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