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們有沒有釣魚小技巧推薦?
很多釣友因為視力的原因,冬天喜歡用傳統釣的長桿配上臺釣的線組垂釣,但普遍反映效果不好,今天我就介紹一種流傳很廣的雙鉛墜線組(子母墜)的釣法,這種釣法靈敏性高,適應性廣,是集合了臺釣和傳統釣優點的一種全能鯽魚釣法。「科學釣魚」曾經用這個線組在一個公認難釣的野河連續拿了幾周的「第一」。
線組製作
材料準備
從底到水面分別是:魚鉤、小墜、大墜、浮漂
小墜在太空豆上,離開鉤子3~8cm(冬天一般3-5cm),距離越近越靈敏,但是太靈敏容易有信號空桿,也不利於大鯽魚吃餌。大墜離開鉤子30-50cm左右,不可以太遠。
調漂1. 大墜上鉛皮調全目,也就是把漂尾全露出來(此時小墜沒有鉛皮)
2. 小墜上鉛皮,調平水,也就是浮漂上端和水面平齊。
3. 上餌料或者蚯蚓紅蟲之後,上拉浮漂調整釣目,一般釣1-2目。
水底的狀態是「小墜輕觸底,大墜懸浮」,如果還希望更靈敏的,可以調3目釣3目,那就是魚鉤觸底,小墜懸浮。個人並不推薦這樣釣,看似靈敏,但是假口太多,一旦驚魚,得不償失。
再小的鯽魚,都能釣上來
浮漂選擇我個人冬天偏愛細長身短尾漂,因為冬天主要目的就是釣底,細長身是底釣鯽魚最舒服的漂型。吃口相對清晰,短尾能保證小墜上的鉛皮很小,再細微的動作也不會放過。
漂相頓口是標準鯽魚吃口,尤其是魚吃口較好,線組調整了很靈敏的時候,但是冬天千萬不要過分追求頓口。因為冬天鯽魚口弱,如果追求吃頓口會讓很多吃口弱的鯽魚感到異物感而吐鉤(或者幹脆吃不進),得不償失。
頂漂也是標準的漂相,同時可以說是冬天最合適的漂相。
黑漂也會發生,一般不是鯉魚就是小雜魚,區別前者穩重後者急躁。
推薦大家一篇詳細說傳統釣漂相的文章,大家可以舉一反三用在子母墜上:垂釣經驗總結——七星漂釣鯽魚的漂相
如果想了解更多釣魚「幹貨」,歡迎關註「科學釣魚」,也許是最良心的釣魚類頭條號了(唯一個人原創釣魚類頭條號),最重要的是「我沒有廣告」。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