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藥物可能引起肝損傷?
藥物引起肝損傷,是指藥物或代謝產物對肝臟產生損害,。原來沒有肝病或者既往有肝臟疾病,使用某種藥物後都可能發生藥物性肝損害。
發生藥物肝損臨床主要表現為乏力、惡心、上腹不適、尿色變深,甚至出現黃疸、肝衰竭等。
下面列舉一些常見的具有肝毒性的西藥和中藥:
西藥類:
1.一些降血脂的藥,如貝特類藥物,非諾貝特、苯紮貝特等。另外他汀類藥物如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也可引起肝功能損害。
2.對抗心率失常藥物:胺碘酮如果使用時間長有可能引起肝損害。
3.一些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尼美舒利,保泰松等,使用這些藥物需要按劑量使用,超劑量肝損害風險會明顯增大。
4.部分抗感染藥:比如大環內酯類的紅黴素類、還有四環素類,抗結核藥利福平、異煙肼等,抗真菌藥氟康唑、伏立康唑等都有可能引起肝損。
5.像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鎮靜催眠藥對肝臟也有傷害。
6.抗寄生蟲:氯喹、阿苯達唑、左旋咪唑等
7.秋水仙堿、別嘌醇等抗痛風藥可能引起肝損害。
一些西藥有肝毒性,同樣中藥也是有可能造成肝損害的,一些人以為中藥沒有副作用,這是錯誤的認識。臨床上有很多因為濫用中藥導致肝損害的案例。
肝毒性較大的中草藥類:如何首烏、土三七,雷公藤、千裏光、五倍子,蒼耳子、穿楝子、黃耳子,番瀉葉等。
一些有肝毒性的中成藥:如壯骨關節丸、六神丸、防風通聖散、濕毒清、牛黃解毒片、天麻丸等。
總之,藥物是把雙刃劍,用對了治病,用錯了致病。為了避免藥物性肝損害,服用西藥時應嚴格遵循說明說用法,特別是有明確肝損害的藥物,不要超劑量,如果服用期間有不適,要停藥及時就醫。
而對於大多數中藥,中成藥,由於臨床研究數據較少,藥理毒理學研究不透徹,不可盲目使用。
如果覺得本文有用,請分享給更多的人。點擊右上角關註,我會與您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識。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