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怎麼長途運輸不會死
長期養小龍蝦,一定要用自然環境下未受汙染的清水浠養,還需餵食,隔三差五做水過濾。
如短期(不應超過兩天)保活,可用自然環境下未受汙染的清水不間斷霧狀濆淋,攤開,每平方最好小於2公斤,可用架子,放有漏孔排水的托盤層層碼放,水必須過濾後才能循環利用。
註意:不可幹放,因龍蝦過小,幹放水份易蒸發,導致小龍蝦脫水死亡。也不可密集用盆養,因密集盆養;(1.水易缺氧致死。2.龍蝦自身排瀉物,易汙染水質致死。3.龍蝦會相互殘食致死。)
如果用玻璃缸養,加氧氣是會好點;但要自然環境下未受汙染的清水,並勤換水,每日不少於二次,且不宜過密。
飼養技術
一 、 養殖設施
池塘面積以4~10畝為宜,深1~1.5米,坡比1∶2.5。池底平坦,底質以壤土為好,池坡土質較硬,池塘保水性好,水位易調控。水源充足,水質無汙染。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建好進排水渠,做到灌得進,排得出。克氏螯蝦逃逸能力較強,必須搞好防逃設施建設。通常用塑料薄膜或鈣塑板,沿池埂四周用竹樁或木樁支撐圍起防逃。
二 、 放養前準備
1、徹底清池消毒蝦苗蝦種放養前20~30天,排幹池水,清除過多淤泥,整修池埂,每畝用生石灰75公斤或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藥物,徹底清池消毒。
2、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畜禽糞肥500~600公斤,培育輪蟲和枝角類、橈足類浮遊生物,為蝦苗蝦種提供適口餌料。
3、栽好水生植物池內栽輪葉黑藻、馬來眼子菜、伊樂藻等水生植物,面積占蝦池面積2/3。同時,架設網片,或設置竹筒、塑料筒等,為克氏螯蝦提供棲息、蛻殼、隱蔽場所。
三 、 蝦苗蝦種放養
1、養殖模式可以采用多種養殖模式。
(1)夏季放養模式。以放養當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蝦為主,放養時間在7月中下旬,稚蝦規格為0.8厘米以上。每畝放養3萬~4萬尾。
(2)秋季放養模式。以放養當年培育的大規格蝦苗或蝦種為主,放養時間為8月中旬至9月。蝦苗規格1.2厘米左右的,每畝放養2.5萬~3萬尾;蝦種規格2.5~3厘米的,每畝放養1.5萬~2萬尾。少部分年底可達上市規格,大部分要到翌年6~7月起捕上市,商品蝦只重25克,畝產300~500公斤。
(3)冬春放養模式。一般在12月份或翌年3~4月放養。以放養當年不符合上市規格蝦為主,規格為每公斤100~200只 ,每畝放養1.5萬~2萬尾。經過冬春養殖,到6~7月起捕上市,商品蝦只重可達30克,畝產400~500公斤。
2、苗種質量蝦苗蝦種質量要求是:
(1)規格整齊。稚蝦規格在0.8厘米以上,蝦種規格在3厘米左右。同一池塘放養的蝦苗蝦種規格要一致,一次放足。
(2)體質健壯,附肢齊全,無病無傷,生命力強。
(3)蝦苗蝦種都是人工培育的。如果是野生蝦種,應經過一段時間馴養後再放養,以免相互爭鬥殘殺。
3、註意事項:
(1)冬季放養擇晴天上午進行,夏季和秋季放養擇晴天早晨或陰雨天進行,避免陽光暴曬。
(2)蝦種放養前用3%~5%食鹽水浴洗10分鐘,殺滅寄生蟲和致病菌。
(3)從外地購進的蝦種,因離水時間較長,放養前應略作處理。將蝦種在池水內浸泡1分鐘,提起擱置2~3分鐘,再浸泡1分鐘,如此反復2~3次,讓蝦種體表和鰓腔吸足水分後再放養,以提高成活率。
(4)飼養克氏螯蝦的池塘,適當混養一些鰱鱅魚,以改善水質,充分利用餌料資源。
四 、 科學投餵
克氏螯蝦食性雜,且比較貪食。飼料投餵上,把握以下三點。
1、按照克氏螯蝦同長發育階段對營養的需要,搞好飼料的組合和投餵。克氏螯蝦稚蝦、幼蝦階段,以輪蟲、枝角類、橈足類以及水生昆蟲幼體等為食,成蝦階段則兼食動物性飼料、植物性飼料。蝦苗、蝦種放養後,要適時追施肥料,培肥水質。在8~10月克氏螯蝦快速生長階段,多餵麩皮、豆餅以及青綠飼料,適當餵給動物性飼料。11~12月克氏螯蝦越冬前,以投餵動物性飼料為主。
2、按照克氏螯蝦的生活習性和攝食特點投餵。克氏螯蝦多在夜裏活動覓食,並具有爭食、貪食習性。投餵飼料要堅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投餵一次,以下午一次為主,占全天投餵量70%;采取定質、定量、定時投餵方法,餵足餵勻,保證每只蝦都吃飽,避免相互爭食。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