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鱅魚有什麽技巧分享嗎?

釣鱅魚,首先我們要了解它的習性 。鱅魚俗稱花鰱,胖頭魚,分布範圍廣泛,屬中上層魚類。性情溫順,行動遲緩 。

一、垂釣鱅魚什麽時間最合適 ?

釣鱅魚的適宜溫度是水溫20℃以上,氣溫上升到25℃時,鱅魚比較活躍,30℃是它們的攝食高峰,所以夏季七八月是釣鱅魚的黃金季節。

六月和九月,雖然鱅魚也攝食,但上鉤率很低 。

釣鱅魚北方要抓緊七八月上鉤率最高的時機。南方氣溫高,六到九月都是有利時機。

鱅魚在夏季攝食的高峰時期,正好和鯽魚,鯉魚相反。鯽魚,鯉魚,盛夏季節的攝食時間是早上八點前和下午四點後,天氣涼爽時。而鱅魚則是在八點後到下午四點,盛夏季節中,一天中下午的溫度最高,上鉤率也最高。

夏季垂釣鰱鱅,由於溫度高,酸臭餌容易繼續發酵變軟,垂釣時可多帶一些面粉調整餌料狀態 。

二 、垂釣鱅魚釣點的選擇 :

選擇一個較好的釣點,對垂釣鱅魚有決定性的作用。

鱅魚不是在水底覓食吞鉤被釣起的,而是在水的中上層遊曳聞到水底餌料的酸臭味迅速下沈,連餌帶水,把鉤喝進口中而被釣獲的。

因此垂釣鱅魚最理想的釣點,是一米左右的淺水區,最深也不要超過兩米,若超過兩米水深,魚在水上層,聞不到水裏的餌料味道,不會下沈吃食。

釣點最好選在靠近深水區的水深1.5米左右的淺水帶,在這種釣點釣上的鱅魚,個體大,垂釣效果也極佳 。

三 、垂釣鱅魚的餌料選擇 :

鱅魚偏愛酸、嗆、臭、甜四味俱全的餌 。

釣鱅魚的餌料主要是糧食類作物,經過加工炮製,高溫發酵,製成帶有酸、臭、嗆、甜味兒的餌料。像純玉米面和豆餅粉,發酵之後都可以當作釣鱅魚的主料!但不論哪種原料 ,加工後必須有甜、酸、嗆、臭四種味道,否則難以釣到鱅魚。

釣鱅魚的輔料主要是臭味餌,臭餌的種類也很多,有臭雞蛋,雞骨溶液 、韭菜汁,生大蒜泥等等 。可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配製!

唯一要謹記的是一定要有 酸、嗆、臭、甜四味 ,否則鱅魚不會上鉤 。

釣友們還有什麽要補充的 ,歡迎留言評論 ~

要釣鱅魚首先我們要了解這種魚的習性,才能做出相應的釣法。

鱅魚俗稱花鰱、胖頭、雄魚等,是一種生存在水中上層濾食性的魚種,以水中的浮遊生物為主,靠嘴的張合將食物吸入嘴中,喜高溫,愛群居,喜腥臭……

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多年用手桿釣鱅魚一些心德。

針對鱅魚一般個體都比較大,中鉤後沖擊力很強的特點。我會選擇5米4,28偏19調的鯉桿,這種桿子腰力強勁,手感也不錯,細組也偏大一些,3加2是標準配置,當然季節不同,線組也要作相應調整。

釣鱅魚餌料的味型一定要大,霧化要好,天元浮釣鰱鱅是我最常用的。釣鱅魚要拋桿勤,通過不停的拋桿讓餌料在水中形成霧化帶以招魚兒進窩。

怎樣才知道鱅魚進窩呢,一般魚群進窩會出現大片碎泡,而且水面上會發現小雜魚四處逃散,浮標輕微的晃動,這時我們就要註意力集中,不放過任何一個魚訊。

釣鱅魚釣位選擇很重要,一般選擇在深水區,下風口,向陽面,水面最好是狹窄的通道。

釣鱅魚一定要找水層,一般從底往上找,以30公分的距離來調整水層,直到找到為止,如果浮漂晃動,沒有頓口出現,則要上推,如果有頓口不中魚,就往下拉,直到中魚為止。

釣鱅魚鉤距也很重要,一定大鉤距,鉤一般是鉤長的三到回倍,當然也要看魚的個體大小來決定,餌料可以采用單鉤上餌方式。

鱅魚中鉤後,一般小個體會左沖右竄沖擊力很強的樣子,但都是程咬金三板斧,幾個回合就搞定,大個體則感覺像掛了什東西一樣,隨著魚竿慢慢的起來,這時一定要註意了,大魚隨時可能瞬間發力,這時候最容易斷桿斷線,筆者曾經5米4的桿子爆成了5節。

釣鱅魚浮漂選擇浮力大一些的,可以調高目調低目,浮漂的動作上主抓小頓口,中魚後馬上要把魚領出窩子,以防炸窩,由於鱅魚的沖擊力比較大,可以采取8字遛魚法來控製。只要不把窩子炸了,連桿上魚是常有的事!

釣鱅魚由於要頻繁的拋桿,是個體力活,所以一定要註意勞逸結合!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