鱅魚高密度養殖技術?
一,池塘選擇。
鱅魚是中層魚類。在深水池塘養殖的時候,一般選擇套養。而當水體不是特別的深的時候,鱅魚最好還是單一種類的養殖。

在鱅魚養殖之前,最好進行徹底的清塘。將池塘內的多余的淤泥清理幹凈。魚池清掃幹凈,沒有較多的淤泥之後,進行消毒殺菌。鱅魚的魚塘的消毒以生石灰消毒為主。選擇生石灰的原因一是因為生石灰在觸碰到水體的時候,化學反應能夠產生大量的熱量殺死病菌。二是生石灰的價格便宜。三是因為生石灰容易揮發。

當然,清塘完成之後,並不是立即的放水養魚。鱅魚由於是濾食性魚類,養殖之前,在池塘的底部施用一層培養浮遊生物的底肥是很有必要的。鱅魚池塘的底肥培養一般選擇食用廄肥、生物屍體等容易繁殖浮遊生物的材料。將底肥均勻的鋪在要養殖鱅魚的池塘底部,等待廄肥充分分解,產生大量的浮遊生物之後,才能投放鱅魚的魚苗。

二,投放魚苗。
鱅魚投放魚苗的時候盡量選擇投放大規格的魚苗。條件合適的情況下可以投放質量超過1千克的超大規格的魚苗。大規模的魚苗生長的更迅速,更容易適應池塘水體。
和所有的水產養殖一樣,鱅魚的魚苗不能直接的投放到池塘裏面。魚苗的消毒殺菌和水文環境的適應都是不可缺少的步奏。

魚苗的殺菌消毒和所有的水產一樣,使用濃度為百分之四的食鹽水或者濃度為千分之二的硫酸銅溶液養殖魚苗半小時以上,就算完成了鱅魚的消毒殺菌工作。水文的適應則是取魚塘水體,養殖鱅魚一到兩個小時,觀察魚苗有沒有不適應的情況,之後,才能大規模的投苗。

由於鱅魚一般都是與其他魚類混養,所以大家知道的拖放魚苗的數量都不多。當只養殖鱅魚一種魚類的時候,要適當的提高魚塘的放苗數量。
鱅魚投放入塘的時間應該選擇在風和日麗的日子,不要在刮大風、下雨雪甚至湖面結冰的時候放養鱅魚。鱅魚放養入養殖池之後,將魚苗均勻的趕入池塘,保證魚苗能夠均勻的分布在池塘,不造成某一地點因為鱅魚的數量過多而造成食物不夠的情況。

三。日常管理。
鱅魚養殖池的日產管理主要是餌料投放和病害防治。
由於投放的鱅魚為大規格的魚苗,所以鱅魚的抗病性也是很高的。但是,由於是大規格、高密度的養殖,鱅魚仍舊會患病。尤其是由於在投放魚苗之前,有過施底肥的做法,鱅魚就及其容易患有寄生蟲病。因此,對於鱅魚常見的寄生蟲病通常是以預防為主。當然,預防寄生蟲病並不是從魚苗養殖之後才開始,在鱅魚清塘的時候,就要時刻的小心,預防鱅魚的寄生蟲病。

鱅魚的寄生蟲病的主要防治方法有:
清塘的時候,將塘底部的淤泥充分清理幹凈,烈日暴曬養殖池塘,充分的消毒。
底肥培養浮遊生物的時候,也需要消毒,選擇消毒殺菌過的底肥培育浮遊生物。
投放之前,對於鱅魚的魚種要充分的消毒。消毒的程序越嚴厲越好。
定期的對池塘的水體消毒。當然,在水體中養入鱅魚之後,就不適合再用生石灰消毒了。這個時候應該選擇用對魚傷害較小的消毒劑。
水體增氧。鱅魚由於養殖密度大,水體內氧氣過少,對鱅魚的生長發育也極為不利,因此,鱅魚池塘的增氧就顯得格外的重要。
投餵飼料合理。避免因為投餵飼料不合理而造成的水體汙染,滋生寄生蟲。

談完鱅魚的寄生蟲病的預防方法之後,咱再說一說鱅魚的日常管理。
鱅魚的日常管理最重要的就是關於鱅魚飼料的投餵。鱅魚是濾食性魚類,主要以水中的浮遊生物為食。雖然,在鱅魚入塘之前,就曾經有過底肥培養,保證鱅魚不會因為缺少食物而發生意外。但是隨著鱅魚的逐步生長,水體中所含有的浮遊生物的數量是跟不上鱅魚的生長發育的。因此,投餵飼料勢在必行。

雖然,鱅魚也會食用一些水藻,但鱅魚最重要的食物還是食用水中的浮遊生物。因此鱅魚的飼料投餵主要還是通過投放適合水體內適合浮遊生物生長的有機肥來間接的投餵鱅魚。
最初的時候,人們養殖鱅魚的時候,會投放一些廄肥、堆肥或者直接是人畜的糞便。後來有投放過無機化肥。經過長時間的飼養觀察發現:單一的使用有機肥,雖然營養全面,但是肥效緩慢,很限製魚的產量;單一的食用化肥,肥效比有機肥短的多,成分也比不上有機肥,主要只能培養小型的綠藻和藍藻,對鱅魚的生長發育也並不理想。

現在,人們養殖鱅魚的時候,主要投放的肥料是經過現代生物技術分解過後將有機肥和化肥混合製作而成的肥料。這種肥料含有大量的適合水中浮遊生物生長的營養物質,能夠改善水體內的水質環境,對鱅魚的生長很有好處。
四,上市銷售。
鱅魚身上最肥美的地方就是魚頭,因此鱅魚只有當頭長到一定分量的時候才能夠上市銷售。現代養殖鱅魚主要采用套養、混養的主要原因也是為了避開魚群上市的高峰區,能夠更好的獲得回報。因此,筆者是不建議養殖單一的鱅魚的。最好能和鰱魚、草魚等魚類混養,如此,才能獲得最大的經濟效應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