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及其幼蟲,也可以放青蛙、蝌蚪和小魚。黃鱔為肉食兇猛性魚類,多在夜間出外攝食,能捕食各種小動物。黃鱔之攝食多屬啜吸方式,每當感觸到有小動物在其口邊,即張口啜吸。

是以各種小動物為食的雜食性魚類,性貪,夏季攝食最為旺盛,寒冷季節可長期不食,而不至死亡。

擴展資料

1、生長環境

為底層生活的魚類,喜棲息於河道、湖泊、溝渠及稻田中。除西北地區及東北北部外,各地均有分布。

2、營養分析

(1)鱔魚富含DHA和卵磷脂它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

(2)鱔魚特含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的「鱔魚素」,且所含脂肪極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3)鱔魚含豐富維生素A,能增進視力,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

3、生活習性

(1)洞穴性(棲息)

鱔魚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底棲魚類,要求生活環境相對穩定,喜歡在光線較暗、水溫差小、人為幹擾少的地方棲息。喜歡棲息在松軟且腐殖質多的淺水和靜水淤泥中,離地面約30厘米營居生活。

鱔魚喜鉆洞棲息,直接鉆洞而不把土往外排,洞穴有二個甚至多個洞口,另有一個專供繁殖的叫繁殖洞,更寬大和隱蔽。鱔魚的穴居性隨溫度、水位變化而變化,而且不同區域和不同規格的鱔魚穴居性也不同。

(2)性逆轉性

鱔具有性逆轉性,一生中先雌後雄。從胚胎至性成熟期,即鱔魚1--2冬齡,體長30厘米以下者一般為雌性。

雌鱔產卵後,進入雌雄間體期,這時鱔魚無繁殖能力,並且性別較難鑒別。隨著年齡和體長的增加,雌性卵巢也逐漸變為精巢,過渡到雄性。鱔魚體長在50厘米以上者一般為雄性,而且終生為雄性。

鱔魚的性逆性受營養的影響,食物匱乏時性逆轉提前。在雌鱔繁殖期應投餵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的飼料,這樣有利於鱔魚繁殖和生長。因為雄鱔生長速度是雌鱔的2倍以上,所以,必要時使鱔魚雄性化而越過繁殖期,可以增加經濟效益。

(3)偏食性

鱔魚是典型的以肉食為主的兇猛魚類。食量大且貪,日攝食量占體重的5%--10%。鱔魚也能忍耐饑餓,長時間不食也不死,但是其身體消瘦,抵抗力下降且易患病。

鱔魚喜食鮮活餌料,不食不適口或腐爛變質食物,最愛喜食小魚、小蝦、水生昆蟲等幼蟲,其次是陸生昆蟲和蚯蚓,若將河蚌、螺螄去殼後也很愛食。

鱔魚的攝食方式為魚類中較少見的啜吸式,在有效的範圍內快速出擊吞食獵物。若已長期投餵某種餌料,要想改變其食性也比較難,因此對野生鱔魚應在短期內加以馴餌。

根據此特性應選擇一種可供長期投餵、成本低和增肉率高的人工配合飼料。有條件的地方,可在池中架設燈光,引誘昆蟲入池供鱔魚進食。

(4)群聚性

鱔魚喜群聚成團,而且能聚能分,個體小的鱔魚更是如此。其主要是為了爭取更多的力量來適應和調整生存環境。鱔魚若經常獨居或不鉆洞者多屬不正常。

這一特性,適宜高密度養殖和鑒別鱔魚質量。為防止鱔魚成團纏繞相互嘶咬,可混養泥鰍。放養比例一般為100尾鱔魚中放7--8條泥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鱔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黃鱔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黃鱔

捕黃鱔的時候,也可以自己製作餌料。首先選用半斤的嫩玉米粒,再加入1.5兩的曲酒和1.5兩的蜂蜜,把用來垂釣鯉魚的商品餌也一起混勻,並且全部密封存儲在瓶子裏面,過了一周後就能夠使用了。

捕黃鱔的時候,可以考慮選用鮮活的餌料,餌料一定要保持長時間的新鮮,否則就不會對黃鱔有任何效果了。餌料可以選用小魚、小蝦、水生昆蟲等來垂釣,也可以選用去殼的河蚌和螺螄垂釣黃鱔。

黃鱔對腥味的食物也非常的感興趣,可以選用又黑又粗的大蚯蚓來垂釣。如果想要讓腥味更加的濃郁,而且要引誘來更多的黃鱔,也可以選用瘦豬肉、豬肝、雞鴨內臟來垂釣。

擴展資料:

黃鱔日間喜在多腐植質淤泥中鉆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動,夜間出穴覓食。夜行性,口腔皮褶可行呼吸作用,故可直接呼吸空氣。

冬季時,會掘穴深至地下1-2公尺,數尾魚共棲。鰓不發達,而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內壁表皮作為呼吸的輔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氣;

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貧乏時,也能生存。出水後,只要保持皮膚潮濕,數日內亦不會死亡。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