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寧夏段釣魚用什麽魚餌??
黃河寧夏段釣魚用什麽魚餌??
黃河打海竿上魚機濾很低的
鯉魚一般用玉米,煮熟的或者酒泡的;
想釣鯰魚用雞內臟。
有沒有高手 釣過鯉魚草魚還有鯰魚的
裏魚用空鉤釣撒小米,草魚鮎魚種稻子的季節,草魚用玉米子,糊陀,草扁王,鮎魚用泥鰍
怎麽能釣到魚呢
一、春季:魚餌以紅蟲為主,蚯蚓也可,但效果不如紅蟲,不論手竿還是海竿均應以串鉤為好,以50厘米的水線上拴4~6枚魚鉤為佳,因為春季水溫經常變化,早晨魚在底層,隨著太陽的升起,表層水溫也慢慢升高,魚也逐漸向上層遊動,而串鉤正好發揮作用。春末可用粉狀餌,但要加入一定比例的蝦粉或魚粉。如果草魚多,可用海竿掛嫩葦芯浮釣草魚。 二、夏季:水溫升高,魚的食欲旺盛。手竿可用蚯蚓,粉狀餌要做得香甜或微酸帶有很濃的腥臭味,特別是爆炸餌一定要做得味濃。香也可,微酸帶有很濃的腥臭味也可,酸味要用發酵過的餌調製,用爆炸鉤或盒飯均可,這種微酸腥臭餌,池中的鯉魚、草魚、鯽魚都很愛吃。 三、秋季:魚的口味逐漸變化,多喜食葷餌。手竿可用紅蟲、蚯蚓或蘸過蜂蜜的泡沫顆粒(小米粒大小)。海竿爆炸餌要加入三分之一的魚粉?quot;盒飯釣鯽效果很好,也可用串鉤掛螞蚱、油葫蘆浮釣草魚。 一、選好天氣 冬釣野滑鯽首選天氣是溫暖而且穩定的多雲天,其次是連日氣溫穩定的晴天和陰天;天氣忽冷忽熱,忽晴忽陰或雨雪天氣不宜垂釣。但是,如果寒潮到來前的2~3天時間,因水體回暖,卻異常好釣,一直可延續到下雪或小雨的當天,但第二天就很難釣到魚了。如果天氣很冷,要等三四天以後,待較冷的氣候穩定後,亦然能夠釣到鯽魚。 二、找好釣位 釣位的選擇應根據滑鯽的特點,要本著「靜」、「暖」、「亂」、「中」的原則選定。所謂「靜」,就是選擇不靠路邊、無人聲、動物聲、機器、車輛聲音等噪聲幹擾以及重力操作的振動等處;所謂「暖」,就是要選擇向陽、避風的地方,如水域的陽光直射的一邊,有樹木、建築物、自然物體擋風的地方,此水體在這一水域中相對溫暖一些;所謂「亂」,即水面有水草遮蓋或蒲草、蘆葦等硬桿水生植物根部以及下面有雜草、磚石處,閘塘、水電站的底腳或橋涵、堤壩、碼頭的拐角處等;所謂「中」,即選位在不深不淺,約1~3米的「中」水域;找草不稀不密的「中間」地方試水選窩。選那些水底「亂」中較平的地方七八處,提前二三天打窩誘魚。在這七八個甚至更多的窩子裏通過垂釣獲魚多寡的實踐,擇優棄劣,選擇其中更好的窩子三四個,經常投食,不垂釣時也要投食,不使魚離散,這樣可保持長期有魚可釣。 三、調好釣具 釣組的搭配,宜用細線、小鉤、輕墜的方法來搭配。鉤可用4~6號伊豆或2~4號伊勢尼等鉤,這些鉤把短、條細、鉤尖鋒利,釣500克以上大鯽也遊刃有余。浮漂用1~2號細尾漂。筆者多年來使用「雙墜單鉤底釣法」。垂釣,上墜距下墜12厘米(夏天可長些,16~18厘米),下墜距鉤(腦線長)1.5~2厘米。用「歸零法」調試:上墜的重量等於浮漂漂尾以下部分即浮力泡的浮力,下墜等於整個漂尾(色目節)的浮力(春夏秋釣用),冬釣滑鯽時,由於送漂動態微弱,色目節可調得更短些,根據水溫而定,4~6厘米即可。因為調的是平水,釣時標尖僅露出水面2~5毫米,這樣下墜的重量可減少到「最輕」限度,使滑鯽感覺不到墜重。 四、配好餌料 首先是在誘餌的製作上,要堅持「香、甜、細」三個字。「香」,要達到濃香,「甜」,要做到重甜,「細」,要製得極細。 細餌打的窩,有時間斷一周不續餌,窩內仍有氣泡出現,因此,誘餌越細越好。可用豆餅粉炒香、黃豆粒、芝麻炒香磨細、花生餅粉(不用炒)、白糖加水,單用、合用或加入市售香精使用效果都佳。或用丁香、大料(八角)、桂皮浸泡一周以上,泡成「三香酒」,加入炒玉米粉、炒帶皮的小麥粉(麥片更好)、再加紅糖。釣餌,總的原則一要優於誘餌,二要與誘餌氣味近似。如用面餌釣粉餌窩,可用白面60%、炒香的黃豆粉40%(炒粒磨細)、加少許香油、曲酒和蜜。不用加水可多加些蜂蜜(時間長不會變質)和勻,以餌食不黏手為宜。如用面餌釣三香酒餌窩,可用白面50%加商品餌香精25%、白糖25%,用三香酒調勻。如因糖多黏手,可加一點香油(用蜂蜜調製效果好,但再加三香酒釣餌就太稀,故用白糖代之)。冬釣滑鯽,多數是用面餌、米飯粒、紅蟲和活蝦。如果面餌、米飯粒不奏效,就要改用紅蟲(搖蚊的幻蟲,魚具店有售),如果仍不奏效,就改用活蝦。鮮蝦的效果比蝦粉還要好。蝦的腥香味最能激起鯽魚的食欲,以蝦為餌,無需外加別的蘸餌。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