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王釣魚比賽
釣王釣魚比賽
沒有啥觀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釣法和偏愛方式,效果不一定是最重要的,過程才是快樂的!呵呵
中國關於動物的農諺有哪些?
中國關於動物的農諺:
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
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青蛙成群叫,大雨將來到。
燕子低飛要下雨。烏鴉成群飛叫,寒潮快來到。
燕子低飛天將雨。泥鰍靜,天氣晴。豬銜草,寒潮到。
農諺流傳相當久遠,不少古書上已有記載。農諺是勞動人民長期生產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結晶,它對於農業生產必然起著一定的指導作用。人們通過動物的行為變化來預知天氣的變化,提前為農業生產做好準備。
農諺是祖先在長期生產實踐裏總結出來的經驗。表達形式是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富有生活氣息、泥土氣息的,並且便於記誦,相互傳播。
長江怎麽釣鱸魚
鱸魚在秋天十分活躍,特別是9--10月,魚兒膘肥體壯,咬鉤兇猛,是一年中最好釣的時候。
一、習性:鱸魚是一種肉食性魚類,性情兇猛,遊速快,生活在中上層水域,很少遊至水面。鱸魚非常貪食,碰到適口的餌料魚,無選擇不挑剔,主動追擊,一口咬住便吞食。常以鯽魚、蝦虎、鱭、麥穗、鰷魚(有些地方又叫白鰷、餐魚、餐鰷)為食,如果水庫中有適口魚苗,如青、草、鰱、鱅也照食不誤。活躍的季節是6~10月,覓食高峰是9~10月,即使是寒冬也會覓食。
二、釣法:
1.靜態浮釣。用手竿和海竿掛活餌,靜止在一個點不動。手竿建議選用5.4米或6.3米較好。由於鱸魚是以活餌為食,主動追擊,生活在水域中上層,因此手竿釣應以浮釣為主。餌以活的鰷魚為佳(鰷魚不要太大,要兼顧到一些小鱸魚)。在掛鰷魚時,應從背脊上穿過,這樣鰷魚長時間不會死,不停地遊動,非常誘魚。餌到浮漂的距離1--1.5米較好,這個距離正好符合鱸魚的泳層。如果一時找不到活鰷魚,也可采用魚肉段,也能釣得到鱸魚,但效果就差多了。
2.海竿串鉤浮釣。據釣友多年經驗總結,從魚獲量大、上魚快來說還是海竿串鉤浮釣最有效,是在水庫釣鱸魚最好的方法。現在也有一些人用路亞釣,路亞釣是一種動態拖釣,把擬餌小魚打向水中,不讓其沈底,慢慢拖釣,重復甩投收。這種釣法輕裝上陣,不麻煩。但路亞釣只能一人一竿,還須不停地甩投收,在垂釣過程中沒時間休息;而海竿可一人一竿,也可二人多竿,而且打下竿後靜等魚兒上鉤,一邊休息一邊垂釣,非常舒適。
海竿串鉤浮釣的具體釣法是:建議選用3米的海竿,掛上串鉤(鉤要大於釣鯽魚的鉤,鉤距也要長),鉛墜在串鉤底下,整個串鉤長度l米左右(綁3只鉤)。串鉤上面海竿主線處安放一個白色的塑料藥瓶做浮漂,把瓶蓋打開,將海竿線在瓶口上繞幾圈,再蓋上瓶蓋。這樣做浮漂很牢固,浮力大,也很方便。如果不釣了,把瓶蓋一旋,瓶子就可以拿下,下次再用。串鉤掛上後,裝鰷魚,鰷魚同樣要從背脊上穿過。這裏著重說明一下:由於是靜態浮釣,而海竿上的釣餌應該動,越動越好,只有鰷魚不停地遊動,目標才大,誘魚吞食,提高上鉤率。鰷魚一旦不怎麽動了,應立即換掉。串鉤掛上鮮活的鰷魚後甩向水中,任其漂流。有時會被風吹到岸邊,此時串鉤鉛墜已經觸底,浮漂不會再靠岸,水深有l米多,這時往往會釣到鱖魚。因為鱖魚是沈底的,它不主動追擊目標,而是埋伏在一個地方等待目標出現然後突然襲擊,尤其是傍晚鱸魚和鱖魚都會跟著小雜魚來到岸邊,所以在岸邊釣鱸魚同時也釣到鱖魚是很正常的。無論用手竿浮釣還是海竿浮釣,關鍵的一點是餌料魚要鮮活,只有餌料魚不停地遊動,才醒目,上魚率才高。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