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段時間是瓣苞谷的,瓣完苞谷就是背苞谷草回家, 在耕地 打苞谷啊 多的很

白天抓生產,晚上抓生產,

圖源網路 圖源網路 回家待了一段時間。

房前屋後,田野裏,山坡上,一塊塊,一片片土地裏都是慢慢枯黃的苞谷葉。很快,又到了打苞谷的季節。

現在種的地少了,有的人家只有三五小塊土地,稍微多一點的除了平處的土地,偏坡上還有一點,不管多與少,逢到哪家打苞谷的時候,親戚鄰居總要來幫忙。

小的時候,家裏土還比較多,打苞谷的時候也特別熱鬧。通常會選擇一個晴朗的天氣,還沒趁露水幹透,一大群人就鉆進苞谷林,只聽見劈劈啪啪掰苞谷和說笑的聲音,有的人負責掰,有的人就背著背簍接,很快苞谷林裏一個接一個的背著滿滿的苞谷出來了。離家近的就直接背到家裏,離家遠的,就倒在能裝的更多的花籃裏,有的力氣大還要用比較大的苞谷在上面插了一圈又一圈,這樣就可以裝得更多,甚至還用塑料袋裝了一口袋,橫放在上面。背著這樣一背苞谷在路上走過,人們遇到後總會說,嘿,你咋不把山背回來呢,他聽到後心裏美滋滋的,汗也來不及擦一把,腳步跑得更加輕快。

苞谷收回屋裏,屋裏像起了一座苞谷小山,一群人就圍了半圈撕苞谷殼。一邊把撕好的苞谷扔在一邊,一邊把苞谷殼往後刨。有時把還未成熟的嫩玉米揀出來,挑選一些大張的苞谷葉。這些嫰玉米把玉米粒剝下來,加入山上的一種小野果,用石磨磨成漿,發酵一個晚上,用苞谷殼包好,放進蒸籠裏蒸熟,就做成了香甜飽口的苞谷粑。

大人撕苞谷,小孩子就負責把苞谷殼抱到場院裏。這可是小孩子最喜歡做的事了。剛撕的苞谷殼特別柔軟,小孩子把苞谷殼撒在場院裏,很快場院裏就鋪了一層,再抱來的時候或者連人帶苞谷殼撲下來,或者跳起老高,然後把苞谷殼拋到空中,人往苞谷殼堆裏一躺,任空中的苞谷殼紛紛灑灑落在他身上,其它孩子抓住機會,一個勁往他身上堆苞谷殼,於是,就打起了草仗,你往我身上拋苞谷殼,我往你身上拋苞谷殼,等停下來一看,頭發上,臉上,衣服上全是巾巾掉掉的苞谷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不約而同哈哈大笑。

除了打苞谷殼仗,還有打顛倒。從苞谷堆的一邊連續打到一邊,有的打到中途轉不了就癱倒在苞谷殼堆裏,大家又一擁而上往他身上堆苞谷殼,直到他求饒為止,有的打著打著就轉了彎,有時候竟回到了起點,又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等到耍夠了,玩累了,癱倒在苞谷堆裏。此刻月亮已經升起來,在天地間撒下明亮的光輝,天空繁星點點。躺在柔軟的苞谷堆裏,鼻子裏鉆進剛撕的苞谷殼的清香。大家望著浩瀚的星空,有的在心裏默默數星星的數目,數了一遍又一遍,有的回想書上看到的神話,運用有限的想象,添油加醋的給大家講故事,大家總是聽得津津有味。

等到把撕好的苞谷運到炕房樓上,遇到好天氣,就要開始割苞谷草了。這時候就有苞谷桿吃了。有時候割到比較青的苞谷桿,看到水比較多,舔一下,甜,砍掉尾巴,叫孩子來吃,孩子不買賬,自己拿起鐮刀鉆進苞谷林裏,很快抱了一捆苞谷桿出來,坐在一邊慢慢吃。大人就不管他,把手裏的苞谷桿吃了之後又開始割,等到腰彎痛了,想歇一口氣的時候,又割一棵苞谷桿吃,看到小孩子還在一邊吃,一邊搖頭,一邊微笑。割好的苞谷桿一個一個捆好,然後三個或者四個搭一個草堆,一塊地裏要堆好幾個草堆,等水分幹一點之後再背回家。

搭好的草堆成了孩子遊樂的天堂,大家可以在草堆裏玩躲貓貓(捉迷藏)。大家選好一個範圍,規定只有這個範圍裏的草堆可以躲,然後把左手捏成拳頭,挨在一起,由一個人挨著點每個人的拳頭發口令,「釘錘洋錘三斤馬兒你去躲」,點到誰的拳頭是「躲」字誰就去躲,然後再繼續口令,直到最後兩個人用剪刀石頭布決定誰去躲,然後輸的人就大聲念倒計時,時間到了,他大喊一聲我開始找了哦。正當他奔著他認為有人草堆去的時候,突然在某個草堆裏發出「哎喲」一聲,他臉上一喜,向著那個草堆跑去,一下子就把人從草堆裏抓出來。被抓到的人一臉晦氣,說不小心被苞谷桿樁插倒屁眼了,好痛。抓的人就在一邊哈哈大笑,還故意催促他趕忙跟他一起去找其他人,他就只有夾胯一拖一拖繼續去找其他人了。等到所有的人都找到了,自然又說到某某在躲貓貓的時候插到屁眼了,大家一聽,又一起哈哈大笑,被笑的人只得紅了臉,一邊怪自己運氣不好,一邊詛咒下次誰的屁眼也被插倒。

想一想,打苞谷的趣事真多,不過是以前的事啦!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