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一包搞定餌料怎麽樣如下:

天元的餌料一般都是對他們餌料比較熟悉的高手使用的。「封神鯉」或者「封神鯽」,這兩種餌料不知道你是否用過,一般經常釣魚的老手比較依賴這兩種餌料。都是已經按照準確比例配製好的成品餌料。新手在使用封神鯉黑坑釣鯉魚的話,魚獲都在幾十斤靠上。用封神鯽釣鯽魚,野釣也能在十幾斤甚至二十斤靠上。


今年秋天,我和一個同伴釣鯽魚。我釣鯽魚從來不打窩,完全靠兩枚魚鉤往釣點中帶,陸稿槐一竿接一竿高頻率地打。那天,那個釣點可能被人做過手腳,時至半夜居然一口沒看到。對這個水庫、這個釣位,我是相當熟悉了。我感到費解,於是踱到同伴處,和他研究魚情,當他聽說我已經抽進去一袋半魚餌的時候,他搶著和我說:「我也扔進去半盆魚餌了,就是不咬鉤。」


我們倆距離不遠,以他的換餌頻率,絕不可能打進去那麽多魚餌。見我不信,他馬上找證據:「你沒聽見我咕咚咕咚打窩子嗎?」然後用手比劃著說:「這麽大團子,我扔進去好幾個!」我問他:「你這麽往裏扔,和我用竿子抽能一樣嗎?」作為一個老漁翁,他居然反問我:「咋就不一樣呢?」


那麽,我就說說哪兒不一樣?


誘餌的餌團有多大?至少是釣餌的幾百倍大吧?魚過早友來的時候,是先發現大的目標還是小的目標?毫無疑問,肯定先發現誘餌。按照秋季的水溫,魚的消化和新陳代謝都開始變得緩慢起來,可能吃幾口就飽了,然後溜之大吉。

在水流、魚的啄食等因素的作敬察用下,窩料會越來越少,誘魚的效果也會隨之越來越低。而他所謂的補窩子,完全不考慮消耗的因素,他是用時間來衡量什麽時候補窩子,也許補窩子的時候釣點內還殘存一些誘餌,也許誘餌早就消失了。


一竿一竿「抽」窩子,雖然每次打進去的量都不大,但是持續不停地在一個點上打,餌料在不斷地霧化,並隨著水流向遠處擴散,誘來的魚或許並不多,但是只要有魚被誘來,肯定會第一時間發現釣餌,並且當天我是先打兩竿散餌,再打幾竿釣餌,連續兩竿散餌後稍稍延長一下等待的時間。


餌料的落點集中並且持續不斷。這樣的效果肯定不一樣打窩子的目的是誘魚,不是餵魚。所以,窩料的成分、用量,以及打窩的間隔時間都是有一些規律可循的。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