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釣鯽魚的土辦法?
專釣鯽魚的土辦法?
打窩後垂釣
打窩,其實就是通過撒一些魚食吸引魚到一個區域。
具體操作方法:
1、首先準備打窩用的魚食,可以用雜糧細粉,或者是米飯曬幹後的米粒。由於鯽魚體型小,用米粒比較好。
2、選擇打窩的地點,要用魚竿測量一些水深等,水草多的地方不適合打窩,靠近岸邊不適合打窩。視情況而定,打3到5個窩就行了,要是某個窩來了很多魚,就添窩(也就是再投一些魚食)。
3、作好記號,以便記住打窩的位置,否則忘記了打過的窩的位置,會影響釣魚的效率。
鯽魚生性活躍,在深水淺水、底層中層到處遊弋覓食。以釣帶誘,邊釣邊誘,不停地拋竿打頻率,邊釣邊打窩, 可以把不同水層遊動中的魚都引到一個小範圍的窩點裏來。做窩垂釣是等魚上鉤,被動釣魚,這對於專釣鯽魚來說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釣鰱魚鱅魚也是如此)。
變換餌料
「有軟的就不吃硬的,有小的就不吃大的」,這是鯽魚覓食的一般規律,冬春季就更是這樣,所以上鉤要搓大餌,以利誘魚和做窩(落入釣點集聚多了就是窩餌),下鉤要搓小餌,以方便鯽魚吸食。 這樣既可以釣大魚,也可以釣到小鯽魚。
在垂釣中,小餌可搓到綠豆大小(野釣是不太適宜拉餌的,這會太招小雜魚),或者上鉤掛餌料,下鉤掛幹飯米粒,要麽兩只鉤都掛幹飯米粒,再或上鉤掛搓餌,下鉤掛蚯蚓,這樣時不時變換一下,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冬春活餌垂釣
冬春季水溫低,魚兒覓食欲望也很低,宜用活餌垂釣,如蚯蚓等,以刺激魚兒的食欲。如果單一只用活餌,誘魚效果不太好, 垂釣效果也就不怎麽樣了,可以改為上鉤掛搓餌,下鉤掛蚯蚓,由於商品餌料在落底過程中的散落霧化作用,極大地提高了誘惑力,幾竿下去,就會有魚咬鉤,多是下鉤蚯蚓先中魚,魚聚集多了,上下鉤就會同時中魚。
冬天是沒有小雜魚的,一兩左右的小鯽魚也基本不太咬鉤,只要釣點選對了,魚會越釣越多,竿竿中魚。
夏秋素餌垂釣
夏秋季節,水質肥或小雜魚多的水域,宜用素餌垂釣,以避免小雜魚的幹擾。如果還是無法避免,即可上鉤搓幹散餌,餌球宜大,以利誘魚,下鉤掛幹飯米粒,即能有效避開小雜魚。
香甜誘魚法
鯽魚習性吃香甜食,用香甜味濃的果汁或各種濃香精(過了食用期)一大瓶,取少量(加少量水稀釋)拌取垂釣點泥沙(取少量)用小的玻璃瓶裝好。到了垂釣水域後,在瓶蓋上專兩小孔,拋入窩點中,再拋摻有(少量加了蜂蜜)的酒米,誘餌窩就撒成了。
這個窩點裏的誘餌色、香、味、俱全,在水下形成一個香甜味區。但多虛實少,魚要吃到的餌食少,就不散窩,魚聞餌味而聚,欲吃又不能,饑餓又舍不得離開。此時下鉤垂釣,釣餌對頭,鯽魚會搶吃釣餌,大大提高上鉤率。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