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釣鯉魚,其實可以分為2個階段。鯽魚恢復進食之後一段時間,水溫繼續上升,鯉魚就會開口。此時的鯉魚剛恢復進食,喜歡在向陽的渾水淺灘或者坡山活動,進食量大進食範圍廣,追星釣比守釣效果更好一些。隨著鯉魚體力逐漸得到恢復,也就到了清明節氣之後的晚春階段,這時候追星釣就不如守釣了。晚春階段是鯉魚大量進食準備繁殖的時候,各種魚道守釣效果更好一些。
一、天氣選擇
晚春階段是釣魚的旺季,尤其適合守釣各種大魚。因為此時的鯽魚在繁殖期前後,變得難釣了不少,而隨著氣溫回升各種大魚逐漸開口,同時大魚的繁殖期基本都在春末夏初階段,此時自然是比較好釣的時候。鯉魚最大的特點是喜歡弱光的天氣,所以更建議釣陰雨霧的天氣。並非晴天不能釣鯉魚,只是這三種天氣更合適一些。因為弱光時,鯉魚還是會到淺水活動,尤其是細雨蒙蒙和晨霧的天氣。反正釣鯉魚時,晴天一般都不會太好。
二、釣位選擇
這時候最好是選擇各種魚道,鯉魚本來就是淡水魚中極為能吃的一種魚類,這是因為鯉魚的腸道比較短,食物利用率比較低,所以晚春階段幾乎從早到晚都在尋找食物。魚道的地形無非是鏵尖、寬變窄這些位置。但是晚春階段更建議試試一些灣子的兩側,因為灣子渾水食物豐富,是鯉魚覓食場所,而鯉魚的覓食是沿著岸邊一定距離進行,想要進入灣子一定會經過灣子兩側。除了魚道,還有魚窩,鯉魚的魚窩主要是深淺水交界的地形,坡或者水下坎最合適,這種深水藏身,淺水覓食的地形,最適合釣鯉魚。
三、餌料選擇
野釣鯉魚用餌很關鍵,餌料如果不對口,看到不少鯉魚星但是就是不咬鉤。鯉魚屬於淡水魚中極為膽小謹慎的一種,從不敢亂吃東西。所以野釣鯉魚,可以多試試自製的餌料,味道比較簡單,更接近天然食物的味道。紅薯蒸熟弄成泥,加點谷物餌料製作搓餌,效果就非常不錯。玉米粉加紅糖,開水和面,弄成面片上鍋蒸熟,冷卻之後切小塊,撒上一些炒香的黃豆粉,就是釣鯉魚的絕佳餌料。雖然還有一些谷物顆粒餌料可用,但是釣鯉魚始終是面餌效果更好一些。
四、調漂方法
釣鯉魚打窩也有講究,一般是打重窩,盡量減少補窩頻率,因為鯉魚比較膽小。打窩還有個妙招,因為鯉魚有拱開泥沙尋找食物的能力,所以窩料加土攪拌之後再打窩,對釣鯉魚非常有效,可以防止其他魚把窩料吃掉。垂釣時,也建議用耐泡的餌料,減少拋竿頻率,防止鯉魚受到驚嚇。如果餌料不是耐泡的,那就更要講究調漂方法。要釣鈍一些,甚至是極鈍。如果是不耐泡的餌料,釣鈍一些也不會因為餌料霧化魚鉤被拉離水底。還有鯉魚是口下位,底層覓食的魚類,如果釣靈的話鯉魚的上嘴唇會先碰到魚線。所以無鉤、無子線調漂方法,在野釣鯉魚時最為常用,好處還在於忽略餌料重量。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