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一下路亞淡水魚的知識吧~

淡水魚類是指生活在淡水水域中的各種魚類。根據1959年意大利威尼斯國際會議 對各種鹽度水體的分類法規定,凡鹽度含量低於0.5‰者屬於淡水。現知全世界淡 水魚類有8410余種,中國淡水魚類則有850余種。在這些類別中種類最多的是鯉魚 類,而鮎魚的絕大多數種類也是生活在淡水中,其數量僅次於鯉科。中國淡水魚 類的組成也與世界淡水魚類的組成類似。

淡水魚類所生活的環境多種多樣,在不同理化性質及生物群落的環境中的魚 類,表現出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食性、生長及生殖等特性。如生活在高原水系 中的魚類,適應在氣候寒冷、水流湍急的環境中生活。它們的體型一般較長,有 較強的遊泳能力,繁殖季節早,以使幼魚有較長的生長期,食性多以刮取著生藻 類或底棲生物為食。它們的典型代表為裂腹魚類和條鰍類。不少生活在江河上遊 ,水急、石礫多的溪河中的魚類,個體不大,形態特殊,不少種類腹部有“吸盤 ”狀器官,使其能緊貼在急流中的石礫上而不致被水流沖走;產卵也在湍急的環 境中,卵多為粘性;食性以刮取石塊或底泥上的著生藻類為主。平原地區水系中 生活的魚類,由於水流平緩,沿岸湖泊多,種間關系也顯得比較復雜,有專靠獵 食小型魚類的兇猛魚類,也有草食性和雜食性的魚類。許多種類產的是漂浮性卵 ,產卵量也較多,為這些種群的保存和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也有不少種 類產沈性卵或粘性卵,甚至還有築巢護卵的習性。

中國淡水魚類的分布區劃分別屬於世界淡水魚類區劃的全北區和東洋區,以 雲南省騰沖、下關、通海、富源,沿南嶺到浙江天臺山一帶為兩區的分界線,

即 :以北地區屬於全北區,以南地區屬東洋區。

中國淡水魚類可以再細分為5個分布 區:

北方區:包括東北的黑龍江、圖們江、鴨綠江,西北的額爾齊斯河與烏倫古 河等水系。茴魚科、鮭科、狗魚科、江鱈及杜父魚等耐寒性很強的魚類分布於此 區。

華西區:包括新疆西北的塔爾巴哈臺山往東到北塔山,向南沿甘肅河西走廊 、四川青川、雅安再到雲南保山等中國西部廣大地區。裂腹魚亞科,鰍科及條鰍 類等分布於此區。

寧蒙區:屬高原地區,包括賀蘭山與陰山以北的蒙古內陸水系與河套地區的 黃河水系。魚類貧乏,只有鯉科、鰍科、鮎科及刺魚科等少數種類。

華東區:江河平原地區,因此魚類的種類最多。本區包括遼河平原地區、海 河平原地區及江淮平原地區。其中以包括錢塘江、長江和淮河等水系的江淮平原 地區的種類最多,有250余種。以上4個區在分布區域上都歸屬於全北區。

華南區:該區處於熱帶、亞熱帶或接近亞熱帶的地區,受海洋暖流的影響很 大,魚類組成上鲃亞科的種類最多,鮎、鮠、胡子鮎、鮡、攀鱸、烏鱧等魚類也較 常見。華南區歸屬於分布區劃的東洋區。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