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Loxodon macrorhinus   
  
命名者 Müller et Henle, 1839
中文名 廣鼻曲齒鮫
科中文名 白眼鮫科
科號科名  020 Carcharhinidae
模式種產地 no locality  大陸名  彎齒鯊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俗名  沙條、尖頭沙      
棲息深度  7 - 7 公尺  食用魚類  是      
有毒魚類  否  觀賞魚類  否      
最大體長 95 cm  經濟性 是 
臺灣分布 東北部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圓口綱及軟骨魚綱(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英文俗名 Slit-eye shark, Sliteye shark, Slender dogshark, Jordans blue dogshark 

型態特征

體形頗修長。頭相當窄且稍縱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窪。吻狹長。眼大,圓形,眼眶後緣具「V」字形缺刻,瞬膜發達。前鼻瓣短而呈窄三角形;無口鼻溝或觸須。唇溝很不發達,通常僅局限於口角部位。口裂寬,弧形,口閉時不露齒;上下頜齒同型,前側齒修長,齒尖外斜,邊緣光滑,無小齒尖。噴水孔缺如。背鰭2個,背鰭間無隆脊,尾柄無側隆背;第一背鰭寬大,起點在胸鰭後角之後,後緣凹入,上角鈍圓,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小,起點在臀鰭起點之後,後緣入凹,後角尖突;胸鰭中大型,稍呈鐮刀形,後緣凹入,外角鈍尖,內角鈍圓,鰭端伸達不及第一背鰭基底;尾鰭寬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尖突。體背側灰褐色;腹側白色;體無任何色斑。

 廣鼻曲齒鮫 學名 Loxodon macrorhinus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俗名  沙條、尖頭沙棲所生態

棲息於大陸棚或島嶼棚的近、外海底棲小型鯊類。主要以魚類、蝦類及烏賊為食。胎生,一胎可產下2尾幼鯊,剛出生之幼鯊體長可達42-43公分。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菲律賓,北至日本,南至澳洲。本省西部海域有分布。

漁業利用

主要以底拖網、流刺網及延繩釣捕獲,具有經濟價值。肉質佳,生炒或加工成魚丸及魚漿等皆宜。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