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白魚(Anabarilius alburnops)屬鯉形目,鯉科,鲌亞科,白魚屬。俗稱:小白魚。英文名:Silvery minnow 。
瀕危等級:瀕危。
體長而側扁,頭後背部處稍隆起,而後平直,腹緣呈弧形,腹棱自腹鰭基向後延伸至肛門。頭長略大於體高。吻尖。口端位,下頜稍突出。無須。眼大。側線在胸鰭上方明顯彎折。鱗極小,側線鱗76-81個。背鰭末根不分枝鰭條為後緣光滑的硬刺,起點位於腹鰭起點後上方;胸、腹、臀鰭均短小;尾鰭叉形。體銀白色,背部稍暗,腹部淺,各鰭灰白色。
生活於水體的中上層,常在水草叢中覓食。食性雜,不同生長階段食物組成不一樣,體長110-170毫米,以枝角類為主要食物,其次是絲狀藻、小魚及蝦等;體長171-335毫米時,則以小魚和蝦為主要食物,而枝角類很少。生長速度較之同一湖中生活的近緣多鱗白魚(A.polylepis ,俗稱:大白魚、桃花白魚)要緩慢一些,故有小白魚之稱。1冬齡魚可達性成熟,4月分集群於淺水區的礫石灘處產卵。
銀白魚為我國特有種,僅見於雲南滇池。
為中小型魚類,體長一般為150-250毫米,體重54-270克左右。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是滇池的主要經濟魚類,占魚產量的50%。由於滇池圍湖造田,湖面縮小,湖盆變淺,破壞了水生生物繁殖棲息場所,尤其是產卵場所的石礫灘塗受到嚴重破壞,迫使銀白魚產卵地的遷移,而新產卵場正是水質汙染區。水環境的破壞和酷漁濫捕、湖中引種失誤等原因,導致僅分布於滇池的銀白魚資源量大幅度下降。現在僅在捕撈季節偶見。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