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技巧之釣“散塘”魚 如何在散塘內釣魚? 中國釣魚人網 散塘是山東濟南釣友對有償釣魚(按一日多少錢來收取釣魚費)塘口的稱呼。釣這些塘的釣友基本上都是裝備精良,釣技水平較高,釣癮很大的一族。筆者對野釣情有獨鐘,但也少不了釣“散塘”。雖然算不上高手,但我對釣散塘有些認識,可能對釣友有些幫助。

一、 釣散塘不一定用長竿、粗大釣組我經常驚詫釣友們的“長槍林立”。你用6.3米的竿,我就用7.2米的,不服氣這兒還有10米大竿。好象是誰用的竿長誰就能釣到魚似的。結果一天下來,真正上魚多的不一定是用長竿的。其實,散塘用3.6米或4.5米都行。實在需要用長竿5.4米就可以了。因為魚是靠邊覓食。

竿太長有幾個缺點:拋竿不便,揚竿動作反映慢,釣組粗大會影響靈敏度。竿太長自重就大,釣時還累人,配子線的釣組容易拉斷子線。所以長竿一族們多用大號子線,配大號鉤。500克~1000克重的魚恨不能把魚直接提上岸。其實,大部分散塘的魚個體重量也就是在0.5~2千克之間。釣這些魚,用0.8~1號子線就完全能對付,沒必要用太粗大的釣組。粗大釣組不但會減少中魚機會,還失掉了遛魚的樂趣。

二、 使壞的塘主也有,魚不好釣的原因多是魚密度低、魚兒猾釣友們常埋怨:“魚不好釣”。有不少釣友釣不到魚時總是猜測老板如何使壞,講得煞有其事。理由是前幾天上得非常好,今兒咋就一條不上。其實不上魚的因素很多,老板使壞的有,但絕對是少數。他們多用的招數是勤投魚。靠投魚把釣友招來,來了釣友才有了營業額。反之,使壞等於砸了自己的飯碗。況且,真正有效的使壞成本也不低。散塘不好釣的根本原因就是魚兒猾、密度小。所以釣散塘時,除了要有技術外,還必須搭上耐心。

三、 釣餌本身並不神秘,神秘在於餌的狀態多人同時釣一個散塘,有人上魚,有人不上魚很正常。但當大多數人都不上魚而有一個人頻頻上魚時,就顯得很不正常了。不少釣友懷疑上魚的朋友是餌中有秘密,把餌的配方看得很重,其實不一定。這種情況的出現原因很多:釣組、釣技、釣位,還有釣友當天的狀態(即發揮得如何),甚至還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叫“趕上這一撥了”。釣餌只是一項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釣餌本身並沒有什麽秘密可言,關鍵是你要調出適合魚情的餌的狀態。餌團的狀態分為大、小、軟、硬、粘、散、霧化程度等。針對不同的季節、天氣、魚情,餌的狀態要有相應的變化。一次在市郊一散塘釣,塘中有少量50~150克的鯽魚和一定密度500~1000克的花白鰱(塘主允許釣)。我使用東峻+10%顆粒粉+20%拉絲粉調製的拉餌,釣離低10厘米,頻頻中魚。不一會兒,邊上兩位釣友沈不住氣了,過來詢問我用的什麽餌。我說是東峻拌的拉絲餌。兩位釣友聽罷如法炮製,約半個小時後,他們又過來問我,餌中還加了什麽,因為他們還是不上魚。於是我過去看了看,他們除了釣組略大外,還有餌的狀態不好,加水太小,餌團又硬又幹,在水中霧化很慢。我將他們的餌按平後加水打勻,靜置了五分鐘,用鉤輕輕拉了兩個餌團,連打四五竿後漂上就出動作了,揚竿就有魚中鉤。

四、 不同魚情的散塘,多變應對  中國釣魚人網有不少釣友,使用的釣具、釣組、釣餌走到哪都是一套“家夥”,遇到特殊魚情也會變,換換漂、鉤子和餌料。但往往忽略了換大線(主線)。釣密度大、個體小的魚或密度小、個體稍大但吃口不好的魚時,除了換相應的漂、子線、鉤外,還需要用小號主線。(習慣釣散塘的釣友所用主線一般都比較粗),

所以,當魚很猾、吃餌動作極小時,漂上的動作可能就出不來了。所以說,不要嫌麻煩,必要時換主線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再就是換竿,釣密度大、吃口好的魚時,竿子應用調性偏硬的,可以減少遛魚時間提高上魚速度。這在競技釣魚比賽時顯得尤為重要,休閑散釣時就無所謂了。休閑釣,餌的變化很重要。

比如:魚密度大時,餌的比重可稍大,溫度低時可加大動物性添加劑的比例,小魚鬧鉤時,腥、香、甜味就一定要小。總之釣散塘應根據魚情不同,多變、多試,總會有好的效果出現。中國釣魚人網 整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