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車的故事 關於山地車的由來
山地車的故事 關於山地車的由來 山地行走的秘籍 一名可卡因毒販步出美國西雅圖市商業區一家破舊的旅館,走向他的汽車。他上車時,一名警察向他走去,他立即啟動引擎,一踩油門,把車開進街上的車水馬龍之中,他認為自己已安全逃脫,因為他在以30公裏的時速行駛,徒步的警察是無法趕上他的,而交通擁擠的街道又過於狹窄,警車無法超到他的前面。
那毒販沒有料想到西雅圖警察局配備了最新武裝:自行車。毒販在路上左穿右插,也始終無法擺脫騎著21速登山自行車的警察梅斯。毒販轉入一條橫街之後,梅斯用無線電話通知在另一條附近街道巡邏的一名警察,叫他騎自行車接力追趕。那家夥每轉入一條街,都發現有騎自行車的警察在追他。最後,那汽車開進了一條死巷,毒販成了甕中之鱉。自行車巡邏隊又建一功--迄今為止,他們已抓獲了3000多名罪犯。
利用自行車幫助抓捕罪犯,只是自行車革命的其中一項。由於製造自行車的技術改進,加上人們對環境保護和健身的日益關註,騎自行車已從便宜的代步方法轉變成為既時髦又健康的活動。
70年代中期美國出現了一批騎自行車的加州人,他們騎著21速的登山自行車沿著山間小路蜿蜒登山,成了一項新穎的運動。一些越野運動愛好者相互挑戰,在北加州一條山路舉行驚險的自行車競賽。他們把這種比賽叫?quot;加油",原因是自行車跑道極其陡險,每次比賽完畢,製動器中的潤滑油都會全部耗盡,必須重新補充。傳統的自行車過於單薄,禁不起碰撞,於是人們紛紛將車改良,譬如加固車架,改用較寬的輪胎,增加5到10個變速檔,使用強力懸臂製動器等。到了1980年,首批山地自行車在加州上市。
山地車(Mountain Bike)的名稱則是一位來自聖?巴巴拉的自行車狂熱份子吉姆?麥克裏姆首先使用的,他建議將這類型的改良式自行車命名為山地車。
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山地車越野競賽名叫雷派克(Repack) 。是在一九七九年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在美國北加州泰馬派山的一條防火道上舉行的。在美國境內有許多的高山,有些有路,而有些沒有路可以供人登山,但是它一定會開辟一條可供救火車行駛的山道以便森林火災發生的時候可以上山救火,這條山道往往非常簡陋,沒有柏油路面,只是就地取材,用碎石子鋪成,反正只要救火車能開就行了。泰馬派山的這條防火山道全長2900米,垂直高差400米,最小的坡14度最大的20度。第一次比賽時,賽完全程的改良式"老爺車"到達終點時(從山上往下沖),?x車部份的?x車油已在下山猛剎的過程中耗盡,冒出陣陣白色的濃煙 ! 為了紀念這一次比賽,從此泰馬派山的這條防火山道便被命名為雷派克路(Repack Road),所以雷派克競賽可說是現代山地車競賽的開篇。
有著生意頭腦的日本自行車組件製造商日旅公司和島津公司搶先生產了山地自行車。島津公司以製造當時的換檔變速器著稱。這種換檔變速器主要用於多用途自行車,和傳統的那種不同。傳統的換檔變速器換檔時,需用手去拉或推車架上的杠桿,島津公司的換檔變速器則是裝在把手上的,用手指一推就行,在山區顛簸的路上最為理想。該公司對換檔變速器又做了一些改進,使自行車在全速前進時也可換檔。隨後,他又把山地自行車的"騎士"喜歡的強力懸臂製動器加以改進,使其效率更高。到了1988年,島津公司須傾全力生產,才能應付市場需求。1990年,該公司自行車組件的銷量上升到原來的4倍。
1986年,山地自行車(又名越野自行車)在美國的銷量為150多萬輛,占自行車總銷量的12%。1990年就上升到50%,在歐洲則占35%,銷量最多的是法國和意大利,占45%。
有人曾經騎山地自行車到非洲吉裏曼加羅山頂,也有人騎這種自行車橫越撒哈拉與戈壁大沙漠,在中國長城飛馳。歐洲至少有9個國家舉辦全國性的登山自行車錦標賽,巴黎--達卡越野自行車大賽成了一項著名的國際大賽。
由於越野自行車比賽盛行一時,許多職業運動員藉此以維持生計。這種比賽有時還十分危險,車手在泥土跑道上騎車下山時,速度每小時達到90公裏。
工藝的改進也有助於把登山自行車熱潮擴展到城市。越野自行車的車架結實,能負載騎車人所購買的物品,也能應付道路上的坑窪。車座彈性良好,而且設計的讓騎車人可以直著腰板坐,使騎車者感到舒適。還有,它的重量比普通自行車輕了約3公斤。當踏板平均每分鐘轉80圈時,如果把變速器調到18-21的最低檔,車速為每小時10.5公裏左右。如果調到最高檔,車速可達每小時42公裏左右。在交通擁塞的城市例如倫敦、巴黎和羅馬,交通繁忙時,汽車的平均時速還不到18公裏。
重量與速度間的相互關系,促使自行車製造商不斷設法使產品的重量減輕,大部分優質自行車架都是用鉻鋁合金鋼管製成的,這種賽車用的合金管,厚度已經減到0.4毫米。專家相信,比鋁還輕的鎂是製造車架的更理想的金屬。近年來環法自行車大賽用的自行車有一部分就是用鎂製造的車架。在意大利米蘭的一家小工廠裏,自行車製造商已選定用碳纖維和加固的工藝聚合物來製造自行車的車架,使這種由一個革命性傳動機構提供的自行車重量不超過1.3公斤。
最新推出的山地自行車輪子的直徑只有43厘米(傳統的為70厘米),輪胎的氣壓達到每平方厘米6.2公斤,蛛網狀的車架像桁架橋。因為小輪車比較堅固、輕盈,轉彎比較靈活,加速也比大輪車快,桁架式車架把各部分連為一體,而且比目前任何別的車架都結實。
自行車的速度越來越快,勢將成為更具有吸引力的交通和運動工具,不管它的形狀如何,也不管它是怎樣製造的,明日的自行車必定比過去任何時候的都更容易騎,並能提供更多的樂趣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