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 溯溪行裝
整理作者: 王欣基本裝備:
溯溪最起碼得有一雙阻滑性良好的溯溪鞋,因溪谷石塊大都相當滑溜,一般鞋子很容易因抓力不夠而發生危險,溯溪鞋可幫助在濕滑的石塊上如履平地,發揮防滑效果。溯溪鞋有二趾及全覆式兩種,一般以兩指的鞋子較好著力、施力,鞋身最好潛水布質料,鞋底不織布質料,以發揮阻滑與保暖的功效。
註意不要使用波浪膠底的釣鞋,那在溪谷巖石上攀爬較無阻滑作用,初學者若不想買鞋,也可以在球鞋下貼上不織布底,當不織布漸漸磨損時,就得更換。或可使用舊的溯溪鞋,以免新鞋在水少的支流溯溪時造成更大的磨損。當然若能備一雙輕便型防水透氣鞋或長筒雨鞋,將方便於溯登完下山或離開山谷時行走之用。
除了溯溪鞋,當然安全頭盔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溪石濕滑多苔、山谷也易有落石,滑跌、碰撞的機會大,對頭部的保護就顯得相當重要。此外最好再到登山用品店買雙護腿罩(PE質料),既可保護小腿,還有防寒及防止溯溪鞋拉鏈損壞的作用,在跳躍或穿越叢林也更便利。
至於服裝方面、上衣最好選擇長袖、易乾、保暖性佳、伸縮活動靈活的質料,褲子則應選較貼身、富彈性且不吸水的材料,一般以聚乙稀等化纖混紡毛織品佳,目前市售的一種polyropylene(PP)的保溫排汗衣褲可滿足溯溪者的需求。潛水衣雖保暖,但質料較厚且不透氣,較薄的潛水衣適用於秋冬季的高山溯溪。切記不可穿牛仔褲溯溪,初學者亦可考慮用棉質運動褲代替,若能加上一雙棉紗工作手套,則可保護手部的安全。此外泳渡深潭時,不論是否水性,務必要穿上救生衣和戴上泳鏡,可避免溺水意外和眼睛感染。而兩截式雨衣,在下雨天或直登瀑布時,則可避免全身濕寒而失溫。另外輕巧的睡墊、睡袋、照明用具、備份衣物則可供緊急宿營時使用。
其他裝備:
了讓您在溪谷和山林的穿梭行進更加安全和迅速確,地圖、山刀、爐具、急救包、望遠鏡、毒蛇急救器、高度計、無線電、指北針也是不可或缺的。
個人及團體攀巖裝備:
擁有了基本裝備,您就可開始著手進行簡單的初級溯溪,當然初學入門者,仍最好先參加溯溪俱樂部或訓練營,跟隨經驗豐富者,以確保安全。至於下列的個人及團體攀巖裝備,若能力許可且經常溯溪也應量添購,以確保個人安全並提技術層次。以下提供一份溯行裝備表,讓您在行前做好檢查:
溯溪裝備表:
個人裝備頭盔:以攀膠用巖盔主,輕便、品質較有保障。保護頭部,避免落石或攀登、滑倒時,受硬物直接撞擊的傷害。
溯溪鞋:溯行必要的裝備。不織布底,潛水布質料或登山樣式的溯溪鞋。
護腿:潛水布料,保護小腿免於碰傷、割傷。長筒者尚可保護膝蓋。
攀登確保裝備:座式吊帶、環、八字環、傘帶、繩環、11mm編織主繩等。
排汗衣褲:講求快乾保溫PP材質,或具有相同排汗快乾性質的纖維質衣褲。
直式背包:橫式或鋁架背包於溯登或高繞鉆行時極不便,已較少使用。背包大小視溯行天數而定。當日來回以三十公升左右宜,兩日行程以上則需五十公升以上,但過大並不適合。
防水袋:防止背包下水時,睡袋、衣物、相機等浸濕,於背包內加裝防水袋是必須的。
露宿袋:減輕體積與負重,通常棄帳篷而改用GOR-TEX露宿袋另配合外帳使用。
其他裝備:雨衣、睡袋、睡墊(或地布)、保暖衣物、手套、登山鞋、頭燈、地圖、指北針、救生衣、泳鏡、山刀、炊具、急救包、高度計、無線電。
團體裝備巖、巖釘、錨樁、打孔器、製動器、滑輪、上器等。
最後提醒各位,在將所有裝備裝入背包前,應分裝入防水膠袋封好再置入背包內防水袋中,確實作好防水工作。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