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華出了個全國釣鯽總冠軍
  釣魚比賽場景
浙江金華出了個全國釣鯽總冠軍
 

  “雙尾?贏啦!”李承鋒迅速拿出抄網,抄住兩條剛剛出水的鯽魚,砸進身邊的漁護。裁判席上隨即打出10∶8的比分。李承鋒擊敗了前來參賽的全國釣鯽高手,登上了最高領獎臺。
  這是3月25日下午廣東東莞松山湖2011~2012年度全國釣鯽精英賽總決賽決出冠亞軍的最後一刻。在五局三勝打到第4局8∶8的時候,李承鋒有如神助,漂出了一個雙尾,兩條魚同時上鉤,以總比分3∶1勝出。他的對手,正是首屆全國釣鯽精英賽總冠軍,有“鯽聖”稱號的馬焱。
  誰也沒有想到,這樣一個全國頂級賽事的冠軍,最後竟被一個來自浙江金華的無名選手獲得。這也難怪,中國競釣界,大師如雲,李承鋒積分只有728分,而三級競釣大師至少要1500分。四強中,唯獨李承鋒不是競釣大師。
  記者 徐朝暉 實習生 吳 慧/文
  記者 時寬兵 通訊員 盧宣新/攝
  “骨灰級”釣魚發燒友
  今年33歲的李承鋒是土生土長的金華人,在市區江南開了一家漁具店。他8歲起就跟著父親在婺江邊學釣魚。
  18歲那年,李承鋒學起了風靡一時的臺灣競技釣法。傳統釣法要等到餌料被拖動魚漂才會動,而臺灣釣法魚兒剛嘗試食餌,就能提前感知掌握魚情。臺灣釣法適合池釣,上魚快、成功率高,相比之下更科學、更有效。
  興趣愛好發展到一定程度,自然會向競技轉變。李承鋒一邊外出交流學藝,一邊開始參加各種釣魚比賽。
  除了父親領進門,李承鋒的出色釣技基本上是在各種交流、比賽中提高成長的。前些年,李承鋒為了打團體賽,加入湖北勝中隊,拜首屆“光威杯”釣王大賽冠軍呂中勝為師。在呂中勝的點撥下,李承鋒的釣技日益精進。
  “算起來至今已參加200多場大小釣魚賽事,獲得100多個各種名次獎級。”李承鋒說,這次能拿冠軍也是運氣實在好。
  這次進入64強的有不少是職業釣家,而李承鋒的身份還是漁具店老板。他說,自己一生就釣魚這麼一個愛好,說什麼也得玩到入流,玩到“骨灰級”吧。
  一戰成名登上大師位子
  此前,李承鋒獲得的競技釣魚最好成績是“天元杯”華東區冠軍。而2011~2012年度全國釣鯽精英賽總決賽是迄今為止國內賽事級別最高、獎金額最高的大賽。它是由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中國釣魚運動協會聯合舉辦的2011年八站預選賽的總決賽。
  排定64強的PK賽規則很簡單,三局兩勝,每局15分鐘內誰先釣上10條鯽魚即勝出,釣上一條得一分。32強之後進行一對一的PK淘汰賽,李承鋒一路過關斬將。唯一驚險的一幕出現在16進8,對手是北京的競釣大王韓建華。前兩局一比一,第三局又打到9∶9的最後關頭,勝負就在一瞬間。“僅僅相差一兩秒鐘,我第10條剛入魚護,韓建華的第10條已經出水了。”李承鋒說,那一刻心都快跳出來了。
  決賽五局三勝製,對手馬焱是一位職業釣家,雖年僅24歲,但成名已久,並簽約知名釣具企業,心理上比李承鋒更具優勢。“可能馬焱太想贏了,太急了點。”李承鋒以10∶8、10∶7直落兩局。第三局馬焱以12∶10扳回一局。決勝局雙方比分交替上升,打到8∶8之後,便出現了開頭李承鋒“一桿兩尾”的神奇一幕。
  一戰成名,李承鋒收獲的不僅僅是冠軍,他還一下拿到了800個積分,加上之前積累的728分,一下子跨過了1500分的中國競釣大師門檻,成為金華市第一位、浙江省第二位中國三級競釣大師。目前中國一級競釣大師僅鄧剛一人,二級競釣大師也不過7人。
  “最後那兩條魚相當於5萬元。”讓李承鋒開心的,還有收入囊中的8萬元冠軍獎金,亞軍只有3萬元。
  釣魚是一場人魚心理戰
  金華也有不少垂釣愛好者。金華這位全國競釣冠軍自然也有很多釣魚經驗與大家分享。在李承鋒看來,釣魚其實是一個系統的組合,標、線、餌、釣法無一不講究,但最應講究的是釣法。
  魚在水中是分散的,也有三五成群,可有的釣手在比賽短短90分鐘裏能釣出上百尾魚,甚至更多。釣友們很想知道,難道是他的釣點魚特別多?李承鋒說,釣魚要先做窩聚魚,在最短時間內在同一釣點聚起比別人多的魚,上魚率自然就高了。打窩聚魚也很有講究,並不是餌下得多就一定好。這時需要將釣餌大小的餌團不斷地往釣點拋,不等浮標產生任何信號就擡竿將餌提掉。這樣多次重復後魚會感到你的釣點當中不斷有動態的餌下擺,就算它不想吃食或你的餌味道並不吸引魚,魚的天生好奇心也會促使它遊到你的釣點中來。其實這時吸引它的並不是餌,而是餌料不停下擺產生的動態,這種動態產生得越自然,魚的戒備心就越弱,動態產生的次數越多魚就可能聚得越多。
  窩裏聚好了魚接下來怎麼釣呢?有人發現有魚星的時候會把速度放慢,讓餌下底後等一等,也許魚就會賞臉給你那麼一口。但動態頻率一旦慢下來,吸引的魚也就少了,或餌不對它的胃口,或者不小心驚動了戒備的同伴,那釣點的魚就會越來越少,那時再想聚魚就難了。李承鋒說,平時釣魚也好,參賽也罷,有守也要有攻。既然魚是我們主動吸引過來的,就要抓住戰機,將餌料下底後的等待時間逐步放寬,不斷試探,找準魚吃食的“頻率”。魚一旦迎合了你起竿的頻率往往就會連續中魚,且越釣越快。
  “釣魚其實是人與魚的心理博弈過程。”李承鋒說,魚的吃餌積極性更多的時候是人調動的,就像搶購商品一樣,看到人多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會去搶一件。釣魚方法很多,最成功的是應該讓魚不假思索地去“搶購”你的餌,“用積極的釣法迎合被動的魚才是製勝的關鍵”。與休閑釣魚重在修身養性不同的是,競技釣魚選手更看重的是這種準備一套完整的戰術,與魚進行博弈並取勝。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