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自密雲縣獲悉,該縣農業服務中心水生動物監督檢疫所目前對食用魚開展了全程監管,從魚的苗種、用料、用藥和水環境四個方面對食用魚養殖進行跟蹤管理。
密雲縣是全市養殖水域最大的區縣,養殖水面達14.1萬畝,養殖面積2910畝,養殖戶101戶,水產養殖年產2650噸。為保證食用魚安全,該縣農業服務中心嚴把活魚成長的各個環節和因素。要求養魚戶購買的苗種必須全部來源於有《水產苗種生產許可證》的漁場,要有產地檢疫證明,在苗種下塘前,工作人員還要對其進行孔雀石綠快速檢測,合格後方可放進魚塘。
魚吃的料很關鍵,用對料才能保障魚的正常生長,監管人員還要對魚料進行隨機抽檢,確保飼料中不含孔雀石綠和喹乙醇等有害物質。此外,對魚的用藥監管更不容忽視,每個月工作人員都會到養魚戶家中尋訪,指導他們魚生什麼病用什麼藥,保障在用藥方面安全合格。加強對水質量的監測也是保障活魚質量的重中之重,監管人員還隨時對水中溶氧、氨氮等指標檢測,發現哪些指標不合格,馬上更換新水。
實施食用魚全程監管一年多來,密雲縣農業服務中心共檢查養殖戶691個次,抽檢樣品820個。讓百姓吃上放心魚的同時,也為水產綠色養殖和水環境質量提供了保障。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