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時50分,在距麥島2海裏處,在海上漂了兩個多小時的張先生獲救。海事執法人員提醒,皮劃艇、海釣等海上項目愛好者一定要註意天氣預報,在遇到大風、大霧等惡劣天氣時盡量不要出海,以防不測。
  8時50分,在距麥島2海裏處,在海上漂了兩個多小時的張先生獲救。記者 王猛
  當天海上不僅有大風,而且有輕霧,給搜救工作帶來不小難度。
  半島都市報4月3日訊(記者 景毅 王元孔 ) 3日清晨7時50分許,青島海事局接到報警稱,一男子駕駛一艘墨綠色小橡皮艇在奧帆中心外海迷失。接警後,海事局派出搜救船只在附近海域展開全力搜救。經過約一個小時的搜索,終於在麥島南側距離海岸約 2海裏的海上找到了這艘橡皮艇,此時橡皮艇已在海上漂了5海裏。獲救後的張先生介紹,他從太平角出海垂釣,結果途中船槳和錨先後掉入海中,橡皮艇失去動力。
  43歲的市民張先生玩海釣已經20多年了。4月3日清晨6時30分,憋了4個多月沒出海的張先生興沖沖地帶著橡皮艇來到第三海水浴場。下海後,風浪將皮艇推到了距離海岸幾十米遠的地方,就在他試圖用船槳和船錨控製皮艇繼續往海中漂流時,船槳和船錨先後不慎落入海中,失去動力的皮艇就這樣往海裏漂去。張先生原本打算遊回岸邊,就在他猶豫不決時,皮艇迷失在茫茫大海中了。
  眼看漂得越來越遠,張先生只得報警求助。接到警方轉來的求助信息,青島海事局立即派出兩名執法人員駕駛“海巡0706”號救援艇從八大峽碼頭出發,到張先生迷失的海域進行搜尋,同時一家民營碼頭也派出遊艇出海搜索。由於迷失皮艇外觀不明顯,救援人員在海上搜尋了半個多小時也沒有任何發現。
  危急時刻,經驗豐富的救援人員通過張先生描述的參照物角度,確定了他的大概位置並最終找到了他。此時,張先生已經從三浴海域往東南方向漂了約 5海裏的距離,被救時他的皮艇距離岸邊已經有2海裏。救援人員將張先生攙扶上救援艇,並將皮艇擡上甲板。
  ■講述
  以為能漂上岸,卻越漂越遠
  “沒想到船槳和錨都掉到海裏,我的橡皮艇成了無動力的漂流筏。”張先生說。經歷了兩個多小時約5海裏的漂泊後,成功獲救的他緊緊握住救援人員的手說,如果不是救援人員,他估計就堅持不住了。
  船槳船錨先後落水
  4月3日清晨6時30分,張先生駕車帶著自己的橡皮艇來到第三海水浴場。“其實海邊的風挺大的,海水水溫也挺低,這種條件下近海基本上也釣不到什麼魚。”張先生說,但他還是選擇下海垂釣,因為今年他就沒有下過海,“太憋得慌了”。
  下水後,在皮艇被風浪推著離開岸邊十幾米時,張先生準備架上船槳控製一下皮艇的走向,結果一個小意外發生了。他在安裝船槳時手一滑,不小心把槳掉進了海裏,“我伸手去抓沒抓到,只好用雙手劃水控製皮艇的方向”。
  然而,由於海上風大浪急,僅靠兩只手根本無法控製皮艇的運行方向,橡皮艇被風浪推得越來越遠離岸邊。但張先生當時並不擔心 ,因為橡皮艇上還有錨,完全可以阻止皮艇繼續遠離海岸。然而意外再次發生,他在下錨時,由於連接錨的繩索的另一端沒有固定,錨繩一下子從他手裏滑落,掉入海裏。
  看不清岸邊才報警
  此時,皮艇距離岸邊有二三十米的距離。“當時岸上的人說話聲都能聽得見,我想大不了自己下海遊到岸上去。”想到這,張先生剛剛懸起的心又放了下來,他決定讓皮艇在海上再漂一會兒,“說不定一會兒就往岸上漂了”。
  半個多小時後,張先生發現皮艇已經向東漂了很遠的距離,離岸邊越來越遠。“我當時已經開始為下海遊回去做準備了。”張先生說,“但岸邊的景物看得還是比較清楚,我就對自己說,要不再等等,可能一會兒就漂到岸上了。”就在他猶豫之中,皮艇卻被風浪推著遠離了太平灣,原本清晰的海岸線也變得越來越模糊。“等我下決心要遊回去的時候,岸邊已經看不大清楚了,我也再沒有下海的勇氣和信心了。”幸運的是,張先生帶著手機,他趕緊撥打了110報警。
  靠太陽判斷海岸方向
  報完警後,張先生開始了焦慮的等待。他的四周都是茫茫大海,耳朵裏也全是呼呼的海風和海浪聲。“風浪比岸邊大得多,大浪一陣陣地沖擊我的皮艇,感覺隨時都能把它掀翻。”張先生感到異常恐懼和無助。
  很快,他接到了海事局救援人員打來的電話。“手機鈴聲響起時,就像是黑夜裏突然發現一絲光亮一樣。”張先生接通電話後,救援人員先安慰了他幾句,然後開始詢問他的大體位置。“我當時已經分不清東西南北了,好在是個晴天,天上還有太陽,我還能勉強判斷出海岸的方向。”張先生說,在此後一段時間裏,救援人員跟他保持頻繁通話,除了穩定他的情緒外,還反復詢問他所處的位置。
  由於張先生的橡皮艇是墨綠色的,與海水顏色相似,本來就很難被發現,這時海面上又有了隱隱的霧氣。很快,他隨身帶著的那部“救命手機”也發出了電量不足的警告,張先生又陷入了恐慌。
  兩個多小時漂了5海裏
  “救援人員讓我往岸邊方向查看搜尋兩處標誌性的建築或者景物,然後讓我說出從我的位置看這兩個標誌性景物之間的夾角是多少,然後他們借此判斷我的大體位置。”張先生說,過了一會兒,他遠遠地看到了搜救船。
  由於風浪太大,“海巡0706”很難靠近橡皮艇。經過多次努力,搜救人員崔明華用一根2米多的鐵鉤子鉤住了橡皮艇,經過一陣拖拽,終於將張先生和橡皮艇拖到了“海巡0706”上。
  崔明華說,在把張先生拖上“海巡0706”的時候,他看了一眼船上的GPS,北緯36.01度,東經120.25度,正好位於麥島南2海裏處。“張先生下水的地方是北緯36.02度,東經120.21度,從6點半下水到8點50分救起來,兩個多小時漂了能有5海裏。”崔明華說,萬幸的是,張先生沒有被浪打下去,“如果不慎落水的話,人最多能在海上堅持半小時。加上今天海上風力七八級,水溫僅6℃,不一會兒就凍僵了”。
  順風又順流才越漂越遠
  據了解,110接到報警後,立即將求救信息轉到海上搜救單位。上午7時40分,青島海事局前海海事處接到了報警。“交管中心說有一個皮劃艇愛好者落水後,用了不到10分鐘我和崔明華就出發了。”青島海事局前海海事處執法人員錢君祥說。
  因為接警時僅僅知道張先生是在太平灣下的水,到上午8時已經過了一個多小時,誰也不知道他已經漂到了哪裏,為了盡快找到張先生 ,錢君祥一邊通過船上的高頻電話跟海事局交管中心聯系,一邊用個人手機跟張先生聯系。錢君祥說,由於被救人精神高度緊張,連岸邊在哪個方位都已不清楚。通過多次溝通,終於得知被救人張先生在五四廣場的東南方向,錢君祥馬上將這一信息通報給了海事局交管中心 ,提醒過往五四廣場附近的船只註意搜救。當時正巧順風又順流,張先生的橡皮艇很快越漂越遠。
  記者註意到,山東省氣象臺4月1日就發布了海上大風黃色預警信息,從4月1日夜間到3日,黃海北部和中部南風6~7級陣風8級。
  海事執法人員提醒,皮劃艇、海釣等海上項目愛好者一定要註意天氣預報,在遇到大風、大霧等惡劣天氣時盡量不要出海,以防不測。
  ■鏈接
  青島將建海上搜救誌願船隊
  據悉,現在青島海事局僅有4艘10米級的快艇用於搜救,力量比較薄弱。2011年,《山東省海上搜尋救助辦法》審議通過並正式實施,山東海上搜救工作法治化水平步入新階段。今年3月30日,青島市海上搜救中心發布了《關於開展海上搜救誌願船登記工作的通知》,決定開展海上搜救誌願船登記工作,在此基礎上籌建市海上搜救誌願船隊,並推薦部分誌願船作為海上搜救誌願船隊的組成部分。海上搜救誌願船除了港作拖船、引航艇和漁業船舶之外,還將適當吸收沿海旅遊船、遊艇等社會船舶,市海上搜救中心將在各區市推選的搜救誌願船名單中,遴選組建市海上搜救誌願船隊,定期開展演習演練。“我們將為搜救誌願船配備搜救裝備,並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青島海事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嶗山區、城陽區、膠南市、膠州市、即墨市將各有20艘漁業船舶作為誌願船,黃島區有10艘漁業船舶,除此之外,膠南市還將有兩艘港作拖船,青島港有8艘港作拖船,2艘引航快艇,引航站2艘引航快艇,青島海事局前海海事處的 10艘遊艇將作為誌願船舶。
  島城有數千海釣愛好者
  海釣這項休閑運動在歐美發達國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與高爾夫、馬術和網球被列入四大貴族運動之一。張先生說,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島城海釣愛好者多達數千人。
  “每逢節假日,幾個釣友約到一起,或駕著橡皮艇,或者幾個人合租一條遊艇到海上去垂釣,除了能收獲鮮活的海產品外,還能近距離親近大海。”張先生說,島城的海釣圈內經常組織一些海釣活動,幾位有實力的釣友還經常去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參加海釣比賽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張先生說,海釣危險也時有發生。“我聽說過不少釣友在海上垂釣時遭遇危險,有的是像我這樣皮艇失去動力漂入深海,有的是被風浪打翻船舶,不過好在最後都成功獲救”。記者 景毅 王元孔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