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人不閑釣魚利可「漁」

 

  大大小小、國內國際的釣魚賽事,經常在廣西水牛研究所釣魚基地舉辦。本報記者 謝彩文/攝
  楊曉佼
  垂釣“熱度高”
  跨國“更發燒”
  7月21日,38℃的高溫並沒讓釣魚賽“降溫”。在廣西水牛研究所釣魚基地,幾百名垂釣者“全副武裝”,烈日下揮竿點水,一比身手。2012年南寧“光威、時代、南北杯”國際釣魚邀請賽在此間舉行。
  不懼高溫,穩坐釣臺,這股“熱情”已經讓人折服;更何況還得跨越國界,不遠千裏而來,這批釣友之“發燒”,簡直讓人嘆服了!太陽傘下,十幾名來自越南的垂釣選手十分引人註目。據主辦方說,他們是經過越南國內三場比賽選拔後,才獲得這次出國比賽機會的。
  廣西休閑垂釣協會會長李堅明稱,廣西釣魚愛好者不僅與區外各省、港澳臺地區多有聯系,還一直與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的釣手往來多多,不時舉行釣魚交流賽等活動。一有上規模上檔次的釣賽,他們自費也會前來“一比高下”。越南釣手與廣西釣友互動最為頻繁,這次參賽者中,引人註目的一位就是越南全國釣魚賽事的冠軍“衛冕者”。
  廣西是全國漁業重點省區,漁業資源豐富,漁業特色鮮明,擁有海洋生物1175種,其中具有捕撈價值的魚蝦有50多種。廣西全年氣候溫暖、日照適中,可謂“四季皆能釣,四季皆好釣”。
  近年來,廣西大力發展休閑漁業,山清水秀的廣西吸引了大批外國釣魚愛好者前來參加“跨國釣”。
  今年上半年,規模超過百人的國際釣魚比賽,在水牛所垂釣基地已經辦過20多場,平均下來差不多每個星期有一場。
  統計表明,全區垂釣業共安置就業崗位5萬多個,主要休閑垂釣基地周末接待垂釣者15萬人、接待觀光客50萬人以上,全區垂釣活動年產值已達10億元。
  白晝日曬苦
  夜釣更舒服
  高溫仲夏,夜釣在清涼中“升溫”,南寧市郊大大小小的釣魚場紛紛加開“夜場”,有的甚至24小時營業,生意火爆。
  夕陽下山,涼風習習的水牛所釣魚場迎來一批夜釣人。
  家住江南區的陸先生就是驅車前來的“夜釣族”,他介紹說,白天小魚仔活躍,夜裏“大家夥”才出動。有一晚,他共收獲21.5公斤魚,最大一條足足有6公斤。那晚他“貓”了整整一夜,在星辰和水面間,享受著零距離親近大自然的休閑之樂。
  金老板是高新區某企業的部門經理,這裏的常客,晚上只要沒飯局,一下班他就直奔釣魚場。他說,比起喝酒、抽煙、泡吧,釣魚更減壓、更健康。入夏以來,南寧市郊夜釣場所多多,還有燒烤服務,釣起的魚蝦當場加工,晚飯帶夜宵一起解決。
  水牛所釣魚基地負責人小楊介紹,以前釣魚場只在白天開放,這一兩個月來,夜釣客越來越多,日場夜場已全面開放,連晨釣生意都不錯,周末晚上釣位要預訂才行。
  逃避“宅”生活
  享受“野”樂趣
  白天“窩”在工作,晚上“窩”在家裏,這樣的“宅”生活,誰不膩味?休閑垂釣,過把“野”趣,何樂不為?
  天沒亮起床去釣魚,天亮後收竿去上班;或是一下班直奔釣魚場,吃什麼就看誰上鉤!這種活法看似瘋狂,其實只是“另類”“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據自治區漁業部門調查,廣西釣魚人數由上個世紀末不足30萬人,迅速發展到現在100余萬人,釣魚人數已占總人口的2.2%,其中競技釣魚人數3萬多人,休閑釣魚97萬多人。
  2011年是“廣西休閑農業推進年”,全國三大釣魚賽事在廣西舉辦,攪動了“廣西休閑漁業”一池清水。很多城郊農民,在自家幾畝水塘邊修建釣位,備下漁具,撐起陽傘,垂釣者就會紛至沓來。從養魚、賣魚、租釣位,到經營漁具餌料、兼營本地土特產……靠休閑垂釣得來的收入,往往比單純養魚多數倍不止!
  釣魚裝備越來越專業,一套好的裝備配下來,花費上萬不稀奇。背上最新款的釣具,約上三五釣友,相聚切磋釣技,其樂自知。
  統計數據表明,目前全區休閑垂釣基地(常年周末接待休閑垂釣50人以上的水庫、江河、湖泊和連片休閑漁莊等)有2000多處,釣魚俱樂部100多家,漁具商店近1000家;競技釣魚場有17處;參加海釣人數約2.5萬人,海釣船有1000多艘。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