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渝北區兩路雙龍湖公園內,一些市民不顧湖內不準釣魚的規定,在湖邊釣魚。記者 甘俠義 攝就這樣釣的釣,捕的捕,渝北雙龍湖中用於凈化水質的上萬條魚所剩無幾昨日上午11點半,渝北兩路突然下起了大雨,雙龍湖公園裏的樹陰下,幾名垂釣者頂著鬥篷、撐著雨傘悠閑地坐在旁邊。
  “這裏本來就禁止釣魚,可是最近來釣的人卻越來越多。”當地居民喻先生說,這些釣魚者還破壞了雙龍湖周邊的綠化。
  好多市民湖邊垂釣昨日上午10點,渝北區雙龍湖公園,天空正下著傾盆大雨。在樹林掩映之中,依稀可見有的垂釣者頂著鬥篷,有的垂釣者撐著雨傘,在風雨中堅守。
  約半小時後,雨稍稍變小,這些垂釣者們一手提著口袋,一手提著個膠板凳,陸陸續續地從樹林中走了出來。不到半小時,湖邊的垂釣者就三五成群,湖面上滿眼可見浮頭、釣魚竿。
  有一對年輕情侶,男的坐在湖邊釣魚,“我很喜歡釣魚,從家裏走到這兒要走20分鐘,吃飯就在釣魚的時候吃。”女孩則在湖邊的板凳上吃涼粉吃得津津有味。在她旁邊放有兩瓶飲料,兩把雨傘,方便袋裏裝有釣魚所用的魚餌。
  空中時不時地飄起雨,可垂釣者們仍沒有打算走的意思,依然堅守著釣魚點,等待大魚上鉤。
  還有人拿漁網捕魚待雨逐漸變小後,78歲張大爺也很有興致地拿出自己的獨門秘技———用空心菜、田螺來釣魚。他是第一次來這裏釣魚。
  “沒看見這麼多‘禁止釣魚’標語?”記者問。
  “天天都有這麼多人來釣魚,我手有些癢,來釣著玩也沒啥。”張大爺說,像他這樣的中老年釣魚者,也是見湖邊有釣魚的,就跟著來釣,“反正這裏可以遮陰,又涼快。”如此一來,最近湖邊的釣魚者是越來越多。
  昨天上午12點,兩名中年男子拿了一張綠色的漁網,放入水中,在漁網內撒了很多由米糠、米飯、面粉、玉米面混合成的魚餌。
  將漁網布置好後,兩名男子又在水裏呆了10多分鐘,一會兒撈上漁網,便可看見十幾條魚在網內掙紮,包括一條約4斤重的鯉魚。
  當記者走過去看時,這兩名男子嚇了一跳。他們說,“剛才下了大雨,想釣大魚很難,撒網捕魚效果更好。”
  禁釣標語形同虛設稍後,一名中年男子收起魚竿後站了起來,還有些抱怨地說,7月份一天能夠釣到10多斤魚,一般都是一兩斤的。可最近半個月,來湖邊釣魚的越來越多,大魚越來越少了。
  家住雙龍湖邊的喻先生告訴記者,從去年4月開始,便有人來這裏釣魚,後來釣魚的人越來越多。從早上6點開始,就有人來釣魚,最近因為天氣熱,很多垂釣者在晚上涼快的時候來釣,有的是一家幾口人都來;有的還帶著盒飯、西瓜;有的人帶了四、五根板凳,邊釣魚邊打牌耍。
  “釣魚的每天都撒那麼多魚餌,肯定會影響湖水的水質。”同時,路邊的很多花草都被垂釣者踐踏得光禿禿的;有的人為了釣魚的視線,把一些樹枝給折斷了,把水中的一些花草也給除掉了。
  記者沿著湖邊轉了一圈,發現在垂釣者的垂釣點範圍內,很多草坪已被踩得光禿禿的,一些樹木的樹枝被折斷,隨地可見一些煙盒、煙頭和西瓜皮等垃圾,還有些發臭。
  在雙龍湖的四周,每隔不到二十米,便有“禁止釣魚”、“禁止踩踏花草”的標語,有的地方還圍上了鐵絲網,但仍然有垂釣者翻過攔網,甚至用鐵鉗把攔網剪斷鉆進去。
  一萬多條魚所剩無幾曹先生是雙龍湖管理處的管理人員,對於這些來公園裏釣魚的市民,他也曾多次勸導,對那些勸導無果的市民,也收繳過漁具。
  近段時間,隨著天氣熱,來公園裏納涼和釣魚的市民也比較多。為此,雙龍湖管理處在公園裏,安排了人手,對這些釣魚者進行勸導,“多數市民都很配合,一勸說後就會離開,但也有少數人,等我們一走,就又跑到了湖邊釣魚。”這樣,他們在白天和晚上,都會有人巡湖,有時開起遊艇巡邏,情況也有所好轉。
  1年前,雙龍湖內大約有1萬多條魚,除了管理處投放魚外,還有部分是市民放生的鯉魚、鯽魚,這些魚主要是凈化湖水的。“可能現在只有兩三千條了。”他希望市民為雙龍湖環保,能管住自己的手。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