桿線齊舞,市民忙著釣!陳飛 攝

  


  魚兒上鉤是最快樂的瞬間! 陳飛攝

  記者 堯育飛 實習生 陳曼瓊

  一年一度,湘江釣鯿魚的季節又來了。9月5日上午,在杜甫江閣下,上百位釣魚愛好者紛紛揮竿,長竿、短竿,海竿掛串鉤等五花八門,但多數人都將垂釣目光鎖定在鯿魚上。鯿魚,學名鯿,也稱長身鯿、鯿花、油鯿。在中國,鯿魚多為三角魴、團頭魴(武昌魚)的統稱。

  因為肉質嫩滑,味道鮮美,許多釣友已經早早開始計劃垂釣鯿魚了。釣友陳先生表示,九月、十月這兩個月,正是湘江出鯿魚的季節。為此,他每天早上七八點就帶著小板凳奔赴杜甫下,中午太陽暴曬時回去,傍晚再來,一天收獲鯿魚兩三斤。另一位家住西湖路的鄧爹也表示,杜甫江閣附近,甚至有人通宵釣鯿魚。白天肉眼看,夜晚聽浮沈鈴鐺響。

  但昨日記者在江邊看到,大多數收獲的鯿魚只一二兩一條,且平均半小時才能釣到一條。據悉,釣鯿魚的高峰期可能還需等到9月中下旬以後,長沙晚報資深釣友余寧山回憶,2010年10月,他在這裏一天最多時釣了78條鯿魚。

  長沙釣鯿小貼士

  地點:長沙“”釣友宮克勛表示,在河裏釣鯿魚要找有下水道的地方,或在躉船上,南大橋、杜甫江閣、北大橋兩端南北橋頭、月亮島西河溝都可釣鯿魚。河裏釣魚打窩,施釣需要註重技巧

  餌料:長沙釣友普遍用來釣鯿魚的餌是蛆,也有使用蚯蚓等餌料的。其實鯿魚屬,葷素皆吃,而且貪吃嘴饞。用酒糟與玉米面合在一起,捏成球體數個,撒入水中做誘餌,常有很好的收獲。不過也有釣友認為青蟲、紅蟲是鯿魚的最愛,青蟲售價曾高達3角一條。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