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期,美國大學一支研究小組從墨西哥灣1828米深處捕撈到一條巨大的格陵蘭鯊魚,體長達到3.6米,對於這種冷水鯊魚而言,它出現在溫暖的海域實屬罕見,並且這是首次在如此深海域捕撈到鯊魚。

    佛羅裏達州大學海洋生物學家迪安-格魯伯斯(Dean Grubbs)說:“我們沒有想到會捕撈到如此大的鯊魚,當它露出水面時,令我們大吃一驚,它是一條非常罕見的高背鰭黑色鯊魚,這是首次在墨西哥灣捕撈到深海格陵蘭鯊魚。”

科學家首次在墨西哥灣1828米深捕到北極鯊 組圖

    8月2日,當研究小組捕撈這條鯊魚時就預感到它與眾不同,機械絞車用了大概1個小時才將鯊魚拉到船上,它浮出水面時非常像一條鯨魚。通常格陵蘭鯊魚是冷水魚類,生活在鄰近北極的北大西洋,有時它們會朝南遊動,它們棲息的海域在914米深處,水溫4攝氏度,相比之下,最新捕撈到格陵蘭鯊魚的海域溫度超過26.7攝氏度。

    當鯊魚打撈到甲板之後,工作人員繼續工作數個小時,一直到夜晚。格魯伯斯稱,對這條鯊魚身體結構進行了75次檢查,采集了基因分析樣本,他們還對鯊魚肌肉、胃部、肝臟、血液和膽汁抽樣,計劃發送至全球各地的實驗室進行研究,從而理解是否2010年原油泄漏釋放多少有毒物質和化學物質進入鯊魚身體。

    同時,研究小組驚奇地發現,這條鯊魚頭骨有一根黃貂魚15.24厘米長的脊刺,這可能是進食時意外遭受的傷害。在這條鯊魚胃裏包含著魷魚嘴和鰩科魚卵等。

    剛捕撈上船時這條鯊魚還十分活躍,但它不可能在水中存活太長時間,因為該海域的溫度較高。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