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口魚分析 應對
魚口輕應該是相對的,從根本上來說是魚的生理方面發生了變化。從表象上來看是我們的垂釣方法出現了問題。為了更好的說明,下面就致使魚口變輕的原因分類分析一下。
一、 魚的生物鐘安排一段時間內魚口輕
雖然大多數的魚都具備無限生長的能力,但他們的基因是在按一定的節律來控製生長的。這就是生物鐘。在自然狀態下,由於食物,季節、繁殖等因素,通過自然選擇,現在生存的魚都有十分準確生活節律。如果某一環節沒有和環境同步,那麽這魚就很難生存下來。比如,北方的雪封河年景,就會造成大量的自然魚類死亡,尤其是高需氧魚類。其原因就是魚原有的生物鐘沒有設定這麽長乏氧時間,它們的身體無法抵禦。
所以,自然魚類是按照他們自己的生物鐘來安排生活的。在它們特殊生理時期,魚在生物鐘的作用下口就會變得相對弱,或拒食。比如我們接觸最多的鯽魚,幾乎沒有閉口的時候,但,在其休眠期對食物的興趣就不是很大,尤其在北方寒冷地區,這特點十分明顯。有的地區,鯽魚甚至會夏眠,這樣的時期去釣它們就得做好應對輕口和“空軍”準備了。再比如咱們常見的鯉魚、草魚、連魚等大型魚類,這特點更是明顯,幾乎不吃什麽東西,在這一時期再可口的餌,他們也只是沾沾嘴唇。反映到我們的漂上就成了所謂的輕口了。以前大家都說鯉魚在繁殖期是不吃東西的,我的垂釣實踐則證明這一時期他們是吃餌的,但吃的同樣是很不情願。這些都是它們的生物鐘致使對食物不感興趣。而造成的輕口。
垂釣過程中,在我們確定好目標魚後,首先就應該知道要釣的環境下,這個目標魚是否是在魚的弱口生態下。由於地區、環境的不同,生物鐘作用下出現輕口的時期肯定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多觀察多了解。如果去外地釣魚時,在了解魚情時這也是應該註意的一個方面。
二、 應激性讓魚口變輕
這是一個很寬泛的話題,總的來說所有外界因素刺激下魚口變弱都是魚應激性口輕的體現。造成應激性讓魚口變輕的因素很多,比如;溫度突變、強降雨、水位變化、人為幹擾,環境改變等等。甚至很小的一陣腳步聲都有可能讓魚變得謹慎起來。
1、自然環境影響下的輕口;魚是自然選擇的優勝者,已經與其生存環境渾然一體。同時它們也是高等動物,具備很強的應激能力,這是所有動物生存和進化的基礎。生存環境突變它們就會馬上應對,有的時候他們的應對方式是減少攝食,或減緩運動量。這樣的應激情況下,就出現了咱們釣魚人眼裏的輕口了。下面就幾個常見情況詳細說一下;
A、溫度突變;這是很常見的現象,在溫度突然升高或降低後,大家的經驗都是;這樣的天氣魚不愛吃餌,不適合出釣。魚是變溫動物,它們的體溫只比水溫高一點點,溫度突然下降後,首先是他們的循環系統受到影響,其次是運動能力受到幹擾。這樣的結果就是,魚不愛活動,對食物失去了興趣。如果溫度驟然上升,也同樣會早成魚口變輕。這是由於過高的溫度使得水溶氧量下降,使魚突然在乏氧狀態下,而變得有氣無力。同時,由於溫度過高會致使魚體內代謝速度加快,而發生紊亂。表現出病態特征,這樣情況如果時間過長就會造成死魚。你想啊;病入膏肓的魚哪還有力氣和心思使勁吃餌呢?於是就表現出了輕口現象。在這樣的天氣垂釣時咱們就應該十分註意,努力挑選溫度影響最小的釣場去垂釣,這樣效果會好很多。如果沒的選擇那麽就要做好準備了,這樣的魚不但輕口,而且口會很不確定。
B、強降雨和水位變化;在雨季強降雨和水的漲落直接影響著魚口。降雨不是會增加水的容氧麽?怎麽會使得魚口輕呢?原因與突然降溫類似,不同的地方是,水的導熱速度慢,在水的垂直方向上造成很明顯的溫度斷層。這樣容氧就不能穿透,造成水底乏氧。另一方面,水面的突然躁動,魚為了應對變化,會很本能的尋找安全的地方,即使出遊,由於在這樣的應激狀態下;吃什麽東西都是會很小心的。那麽水位的變化又是怎麽樣對魚產生影響的呢?這也是一個魚的生理特性在控製著魚的行為。就是魚的回遊習性。漲水意味著水面擴大,食物增加,就會刺激魚的食欲,相反落水魚就會縮減體能支出,口也就相對弱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